电解铝等五大领域产能过剩辨析

2011年09月26日 13:18 2796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强硬叫停屡失败
  明令之下,国内的电解铝产能不但没有被缩减,反而涌现出了更多的电解铝企业,产能大幅飙升
  多年来,电解铝一直以产能过剩大户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
  早在2003年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和中国人民银行就曾共同出台了《关于制止电解铝行业违规建设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禁止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电解铝、氧化铝项目的批准。
  当时也是正值铝业前所未有的利润高峰。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02-2006年,国际铝价一直处于上升阶段,LME现货年平均价每吨分别为1350美元、1431美元、1716美元、1898美元、2569美元。随着价格的攀升,2004-2007年,铝冶炼行业的利润总额分别为106亿元、119亿元、281亿元和369亿元。
  高额利润使得明令之下的国内电解铝产能不但没有缩减,反而出现了大幅飙升。
  当时,为了保护本地电解铝产业发展,地方政府出尽法宝。借道国家支持的整合方式,打着“煤电铝一体化”的旗号变相扩大电解铝产能成为主流趋势。
  然而,电解系列生产的任何波动都会造成电网或自备电厂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威胁供电安全。这也是该趋势能否被推行的首要技术壁垒。
  仓促上马导致中国大型铝电解槽有着明显的技术不足,致使实际运行生产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大量的产能负荷和小电网供电的运行环境,致使电解铝行业成为安全隐患较多的行业之一。

  提高集中度或成趋势
  压缩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势在必行,只有如此,才有利于我国电解铝企业包括技术和效益等多方面的实质性整体升级
  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此前的部署,中国有色工业行业“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优化布局,严格控制在资源及环境容量没有保障的地区新建冶炼项目,并完成电解铝产能有序向西部转移。
  “十二五”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效控制冶炼产能的过快增长。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具有自备电和直购电的电解铝产能将达到90%以上,铜冶炼、电解铝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比重在95%以上,铅锌冶炼世界先进水平达到85%以上。
  潘家柱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拟建的电解铝项目正是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区,特别是甘肃、新疆、内蒙古等电力成本较低的省区均有涉及。此次工信部叫停所有拟建电解铝项目进一步加大了“十二五”时期电解铝产能西移目标的难度。
  也有观点认为此轮调控更多意味着中国电解铝产业实质性整合拉开序幕。
  对于这一看法潘家柱并不否认。他告诉记者,与中国的能源行业不同,中国的矿产行业过度分散,不光致使中国境内的产能调配和管理下降,同时也令中国铝等矿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失去主动地位,因此,压缩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势在必行。
  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就一直在为行业内各种矿产产品的整合集中而奔走,因为已有太多的因产业集中度过低,致使本来相对有序的有色金属产业出现了无序竞争以及资源浪费的现象出现。
  对于电解铝企业而言,电力成本始终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为电力成本几乎占到了原铝总成本的40%。因此,能否获得具有相对优势的电力资源,直接决定着电解铝企业的竞争地位,这也是电解铝企业能否实现稳定盈利并进行扩张的关键因素。
  “未来经过兼并重组,国内电解铝企业数量可能会从目前的一百多家降至二三十家”,潘家柱说,生存下来的企业将瓜分目前国内2000多万吨电解铝产能,并将呈现出两大板块特征——依靠西部能源优势或拥有中东部地区运输消费优势。
  对于其中困难,潘家柱表示:“整合优势资源兼并重组是行业发展的一般趋势,但铝产业什么时候能够将这种趋势转为现实很难预料。”

[1] [2] [3] [4][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