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等五大领域产能过剩辨析
2011年09月26日 13:18 2796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投资 分类: 铝资讯
重在调结构
对于汽车产业而言,当前最重要的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目前能源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经比较明朗,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贾新光表示。我国汽车产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产业内部的深层问题。
对此,陈斌曾公开表示,必须转变汽车产业发展的理念,改变过去以量的增长、以投资驱动产能扩张获得产业发展的增长方式,正确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关系,把结构调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据《中国投资》在北京的汽车销售市场的调查了解到,自摇号政策出台以来,在高中低3个层次的汽车中,整车销售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低端产品。目前,在我国低端汽车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小。而恰恰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属于低端产品占绝大多数。“就低端汽车而言,我国确实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张跃人说。
中汽协数据显示:1-7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352.34万辆,同比下降1.0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37%,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06个百分点。日系、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车销量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8.49%、16.24%、11.32%、7.85%和2.73%。其中,7月,轿车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为近年来最低水平。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7.80万辆,环比下降21.03%,仅占轿车销售总量24.59%,占有率较上月下降3.5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74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销售整体疲软的背景下,进口车企纷纷以低价入市抢占我国汽车市场。甚至有的进口车与合资品牌车型的价格处于同一水平线,进一步增加了进口车的市场接受度。如,雷诺进口国内的风朗价格最低为16.6万元,与合资A级车型处于相同水平。这对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的主要市场区间逐步形成威胁。另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预计,今年我国进口车销量会超过100万辆,其增量至少将挤占20万辆国产车市场。在进口汽车的强势挤占下,截至7月,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同比减少,在国内汽车市场所占份额由去年全年的47.4%下降到43.37%,部分自主品牌经销商甚至试图转型销售进口车。不过,伴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外资汽车企业对于我国市场日渐重视。他们不仅加大对我国市场的投资,奔驰、通用等企业更是通过扩大在合资公司中的股比、控制销售权等来扩大话语权,我国企业的地位日益尴尬。
不仅如此,被看作我国汽车崛起机会的新能源汽车,其产业发展也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并且一直以来,我国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优势也在逐步失去。杜芳慈表示,“我国汽车产业亟需转型升级”。
政府需加强宏观引导
要解决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不仅需要对产业本身进行改变,还需要政府从宏观层面进行引导
“汽车发展实际上带来的是一个社会问题,比如说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实际是大城市规划的思路问题,单靠汽车企业本身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政府从宏观层面进行引导”,贾新光进一步分析指出。
在解决交通拥堵方面,首先,政府需要优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要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建立立体的道路基础设施。如日本东京。其次,需要科学进行城市规划和布局。根据城市自身的情况,合理进行城市布局,优化城市区域结构和功能,减缓中心区的交通压力,建设卫星城和多中心、放射状和条块状区域结构。如新加坡将工业区、旅游区、生活区分开缓解道路压力。最后,积极倡导居民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在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在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时,我国从财税等方面进行政策扶持,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技术路线、整体发展目标上政府还需加强引导。
此外,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布局和规划,各地纷纷将汽车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同时,在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下,我国汽车产业呈现出企业数量众多、遍地开花、缺少大企业的现象,并正在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蔓延。这也需要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进行引导和监督。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