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承载的使命
——产业布局、储量分布与环境承载力影响下的矿产资源规划
2014年08月14日 16:17 14978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4)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走的多是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在取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东北地区的特点主要包括:首先,具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但原材料工业精深加工度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型尤其是枯竭资源型城市经济环境问题较大。其次,产业结构较为落后,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作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产品配套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不足。再次,具有较好的对外地理区位,周边分布蒙古、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京津冀、山东半岛地区,处于东北亚的重心位置。蒙古、俄罗斯、朝鲜具有较为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合作潜力巨大。第四,资源环境问题较为严重,水污染、大气污染严重,采煤沉陷区不断扩大,能源矿产资源过量开发,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从区域发展方面讲,一方面,东北地区要集中整合区域内部能源矿产资源与实力,继续依托大庆、鸡西、阜新为中心,形成一批重点能源矿产资源开发集团;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东、中、西部地区的联系和协作,形成区域合作、互动、多赢的协调机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能源矿产资源贸易合作,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提高东北亚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在产业发展方面,东北地区应加快传统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基于资源优势,优化发展能源工业,重点建设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精品钢材基地以及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国家提出“重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之后,于2003年出台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最近,国家又在酝酿出台进一步加快东北地区振兴的激励政策,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
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的能源矿产资源利用对国家整体能源矿产资源战略实施有一定的影响。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能源矿产资源消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优化产业,由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智力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另一方面开发和引进节能、节矿增效技术,提高能源矿产的转化和利用效率,发挥好优势能源矿产资源的产值“乘数效应”,同时减少煤炭、石油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缓解环节压力。
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通过提高“三率”地方标准,降低污染物总量排放。强化矿产资源开发损毁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严格执行矿山土地复垦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缴存等政策,逐步降低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在矿山企业、资源加工工业园区、行政区域等层面开展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和监管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矿产资源产权交易制度建设。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支持,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综上,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需要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总指导原则,充分认识矿产资源统一管理与分类分级管理的联系,把握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使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源头保护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