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承载的使命

——产业布局、储量分布与环境承载力影响下的矿产资源规划

2014年08月14日 16:17 1497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2)中部地区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继东部开放、西部开发和振兴东北之后,国家提出的又一个重大战略。中部地区共有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个省,矿产种类和储量总体比较丰富,但在矿产资源的种类上主要是以能源和有色金属为主,铁矿等非能源、非有色金属虽然也有,但储量较少。同时,这6个省的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各个省之间矿产资源种类、探明储量等存在较大差异。
  中部地区的特点是,在产业方面,其现代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以资源开发粗加工的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和制造工业为主,经济结构较为落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所占比重较多。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刺激下,中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也日渐提高,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和有色金属供应基地。如煤矿,目前山西省共有各类煤矿上千家,担负着全国近60%的煤炭供应任务。除了煤矿开采之外,利用程度最高的就是有色金属。江西大余钨矿、湖南郴州柿竹园钨矿是大型钨矿之一,江西德兴铜矿、安徽铜陵铜矿、湖北大冶铜矿,及山西中条山铜矿是我国主要铜矿,河南张窑院铝土矿、河南巩县小关铝土矿、山西阳泉百家庄铝土矿等我国主要铝矿生产基地。
  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中部地区具备较强的经济基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全面实施,中部地区广阔的市场潜力和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发挥。未来的中部地区随着崛起战略“三基地、一枢纽”的建设,矿产品需求量将逐年增长。中部地区是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域内煤炭资源优势明显,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输出基地。在未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能耗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加大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把煤炭的清洁利用和节能作为重点,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研究制订区域,尤其是长株潭、武汉、河南中原城市圈地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方案;深化、山西、河南等省的煤炭、焦化、冶金、化工、建材等重污染型产业结构转型,实现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统一;充分利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1] [2] [3] [4] [5][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