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承载的使命

——产业布局、储量分布与环境承载力影响下的矿产资源规划

2014年08月14日 16:17 1497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3)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较为欠发达地区,也是我国边疆贫困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还是我国矿产资源主要富集地区。因此,积极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但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整体健康发展,还关系到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西部地区的特点主要包括:首先,地处我国西北、西南部,是内陆以及东部沿海的生态安全屏障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主要供应区。其次,西部地区是我国边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大都较为贫困,亟需经济发展。再次,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层次较低,城市化、城镇化水平跟其他区域有较大差距。许多西部地区面临经济增长乏力、资源富集区持续贫困与环境恶化的多重风险,陷入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脆弱和恶化-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活贫困-矿产资源开发加快-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的恶性循环。
  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选择上,西部地区要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环境承载力确定产业布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制度建设,制定较为严格的矿产资源开发准入制度,防止乱开发,尤其是防止“大矿小开”和“一矿多开”。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本区基础设施建设将急剧增加,由此导致的对能源矿产资源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人均用能量、人均用矿量将迅速增长。另外,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大力发展能源矿产资源节约型的特色优势产业。在承接产业转移和投资建设时,也不能再走东部地区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应更加重视发展质量。以更多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为榜样,大力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业园区建设。
  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加大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稳步推进矿山土地复垦,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缴存基数,加强实施矿区生态补偿政策,进行和谐矿区示范基地建设,强化矿山尾矿库的无害化处理,推动西部地区绿色矿山建设,让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真正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形成矿产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1] [2] [3] [4] [5] [6][7]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