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工业面临战略转移 构建系统性思维和工程

2010年08月05日 13:44 2025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2
  电解铝 节能应对“深寒”
  “市场煤”不再对应“低电价”
  此前,河南90%的电解铝企业采取盈亏内部找平的“煤―电―铝”一体化经营模式,在应对市场颠簸和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成效,这种模式在全国取得大面积推广。但自2007年下半年出现煤价持续上扬后,2008年煤价、电价开始倒挂,电厂大面积陷入“发得越多、亏损越大”的怪圈。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十一五”以来,我省电解铝快速发展,原来大体平衡的“煤―电―铝”产业链出现新的不平衡,6大电解铝企业中,所拥有的煤炭资源与发电能力,已经不能够适应现有电解铝生产需要,加上煤价一路上扬,企业自备发电机组出现了实际成本比网上购电更贵的窘况,使得几年前用“市场煤”发“低价电”的风光不再。
  成本压力导致纷纷限产
  5月1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及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清理对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等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取消对电解铝企业的优惠电价。
  由于电费占总生产成本的40%左右,电力费用上升在电解铝行业立马得到回应。同月,河南省的电解铝厂同比多支付了将近6%的电费。
  “按照现有的原材料和电价成本计算,售价与成本已经严重倒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部副主任的郎大展表示。在此情况下,限产或停产就成了电解铝企业 “自保”的出路。6月23日,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协商,一致同意自6月下旬起,压减70万吨电解铝生产能力。如果市场持续下滑,预计最高减产将达100万吨。
  河南电解铝屡屡创新节能技术
  2006年,长期困扰电解铝生产的世界性难题――“铝电解不停电停开槽技术”,被豫联集团的中孚实业股份公司等单位攻克。包括该技术在内的“300千安级铝电解生产综合节能技术开发”,被列入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研发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后,每年可节约电能60多亿度、减少碳耗折合标准煤90万吨以上,同时可大幅度削减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节能、减排效果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对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另一 “低温电压铝电解新技术”项目,以占我国2008年电解铝总产能47.6%的200~300千安铝电解系列实现技术升级改造,和近年来发展最快并已实现成套技术与装备出口的400千安级铝电解系列实现技术跨越与产业化示范应用为目标,对我国大型铝电解槽生产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展了低温、低电压工艺试验,研发了“静流式”铝电解槽,改变了长期沿用的铝电解槽传统的结构形式,可大幅度提高铝电解生产效率,降低电能消耗,项目完成后,一个大型电解铝企业每年可节电3.5亿度,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
  节能是目前唯一可行性选择
  “煤电铝联营”是目前电解铝行业的普遍呼声。从战略层面看,铝工业长期占据材料工业的支柱地位,社会有关方面应该加强能源工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的协调发展。但从目前市场效益看,恰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电解铝如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要想与处于强势地位的煤炭联姻是一厢情愿。
  从节能空间看,我国大型铝电解槽整体生产指标仍相对落后,能耗较大,生产一吨铝需要消耗15000多度电。与此同时,我国电解铝工业在2007年以其不到全国GDP1%的总产值,却消耗了全国6%以上(1800亿度)的用电总量,电解铝行业的节能降耗意义重大。在目前,节能是唯一可行性选择。④6

 

[1] [2] [3] [4] [5][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