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应把铝业打造成国家优势产业
2010年07月02日 9:15 12907次浏览 来源: 人民网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李德金 张晔 薛建华
二、农牧业要做精
包头是一个工业大市,257.2万常住人口中农牧民有57万,占22.1%,城镇化率77.9%。拥有耕地473万亩、草场3120万亩、奶牛存栏33.4万头、肉牛6.1万头、羊159.2万只、猪26.8万头等。去年一产生产总值55亿元,占2.6%,城乡收入比2.9:1,且农牧区生产条件、生活环境、享受公益服务等方面同城市差距更大。通过大力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和土地管理等七个方面的城乡一体化,把工业向园区集中、农牧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使城镇化率达到90%,把农牧业生产要素由剩余的30万左右农牧民来运作,促进城乡各方面差距尤其是收入差距尽快缩小,全面加快城乡共富、和谐相融、共享现代文明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1、要把粮食作物种出特色
一是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去年种植142万亩,产量79.8万吨,按平均1120斤、每斤0.9元计,每亩收入上千元(现价格超过1元,且还在涨)。随着人们用粮结构的变化和养殖业以及生物质产业的发展,玉米已成为市场需求最大且相对紧俏的作物。应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有计划地扶持扩大玉米生产,使之成为种植业中规模化优势产业,面积超过160万亩,产量达到百万吨以上,以满足食用、饲料、食品加工、生物质产业的发展需求;二是提高小麦单产水平。土默川自古以来就是小麦产区,去年种植44.4万亩,按平均340斤(受旱灾影响,正常年景700斤左右)、每斤1.1元计,每亩收入不到400元。确保小麦的种植面积,对全市乃至国家稳定粮食产量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保持合理种植面积的同时要通过改良品种、推广技术、兴修水利、落实补贴等措施提高单产,使其成为种植业中高产稳产作物,并以此催生新加工产业的发展;三是发展特色作物种植。全市2.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85%以上处于山北地区,达茂去年降水不到140毫米,干旱、半干旱的自然条件形成了旱地农作物的特色种植,其中荞麦、莜麦、燕麦及其它谷物在国内尤其是保健食品市场上享有一定知名度。去年这些作物的种植达到40万亩,加上不宜耕作其它作物的20多万亩油葵,已形成了特色种植的规模。通过龙头企业带动,适度保持甚至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产出,也是种植业发展的潜力所在。
2、要把蔬菜生产做出规模
一是打造马铃薯基地。山北地区气候和自然条件都适合马铃薯的大规模种植。去年种植马铃薯101.9万亩,按平均2000斤、每斤0.6元计,每亩收入1200元左右,总收入超过12亿元,已成为自治区乃至国家重要的马铃薯供应基地。继续通过基地化生产将种植面积再增加50%以上,并通过薯种培育、市场运作创出品牌,是山北农民致富的可行途径;二是建设区域蔬菜基地。包头曾是周边的蔬菜供应基地,去年种植15.9万亩,产量74.3万吨,收入近27亿元。随着城乡一体化尤其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周边城市的发展,城市和城镇的蔬菜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应通过扩大种植规模和建设大型集散中心,拉动各种大路菜和特色蔬菜尤其是驰名周边的大蒜、辣椒、西红柿、黄瓜等从育种、扩大种植、大型物流等产业化组织向周边地区提供。经过几年努力使种植面积和产量再翻一番,真正形成种植业中的支柱产业;三是发展反季节蔬菜。近年来温室、大棚蔬菜生产已有一定规模,反季蔬菜达4.7万亩,按每亩收入3万元左右计,总收入近15亿元。北方无霜期较短需要大量反季蔬菜才能满足市场对新鲜蔬菜的需求,有规划有引导地发展反季蔬菜种植不仅是市场需求,也是菜农常年增收的渠道。经过努力尽快使种植面积和产量再翻一番,既可使农闲时节菜农增收,又可丰富城乡居民淡季时的菜篮子。
3、要把养殖业做出效益
一是扩大奶牛肉牛养殖规模。包头是蒙牛、伊利两大乳业及地方乳制品企业重要的奶源基地,去年奶牛存栏33.4万头,奶产量146万吨;肉牛6.1万头,出栏25.6万头,产量3.84万吨,其中调入量占80%以上。把奶牛养殖在改良品种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借助玉米和饲料生产优势,使产奶达到170万吨,自产肉达到50%以上,养牛业无疑会成为高效的优势畜牧产业;二是抓好羊产业的龙头带动。去年羊存栏159.2万只,出栏325.5万只,产肉5.58万吨,尤其是近几年通过小肥羊、小尾羊等知名餐饮大企业拉动,使羊的养殖得到健康发展。未来发展中,除继续通过餐饮企业带动扩大肉羊供应外,也要通过成熟的舍饲圈养方式保证地方羊绒加工企业对羊绒原料的需求,把驰名商标鹿王等品牌继续做大做强。要经过科学养殖和发展,使肉产量达到7万吨,绒产量在去年187吨基础上稳定在200吨左右;三是发展好生猪等养殖业。去年猪存栏26.8万头,出栏49.6万头,产肉4.61万吨,其中调入量占90%以上。由于自产比例低,作为主要副食品的猪肉供应一直受制于外地猪肉供应量和价格变化的影响。因此要通过扶持生猪规模化养殖,使自产比例达到30%以上,同其它家禽家畜水产品等共同成为地方及周边肉类供应的重要保障。
总之,发展农牧业的重点就是要把农牧产业做精。要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把城乡一体化切实做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抓手来推进,使所有农牧业生产要素由剩余农牧民来运作,提高农牧业产出效率;要通过采取措施提高农牧产业的集中度,实现农牧业向高效农畜产品、现代农牧业转变;要通过采取措施围绕高效农畜产品培育在自治区乃至国内有影响的象小肥羊、小尾羊、鹿王等龙头企业,做到有一个产业就有一个甚至几个大型龙头加工企业带动,让龙头企业把农牧产业真正带大做强。
三、服务业要做出特色
现有服务业是伴随着建国以来工业和城市建设发展起来的,主要建立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尽管这几年在加快发展,但比重也仅占全市的43.2%,低于呼和浩特16个百分点,较其它发达城市、中心城市综合差距更是明显。因此,需根据城乡发展现状,结合周边地区发展,在做强工业并加快建筑业发展、搞好城市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产业、区位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等,通过重点发展,把服务业打造成与经济大市相协调,既体现历史传承又彰显时代风貌的优势特色产业。
1、发展适应工业支柱产业需求的物流业
一是利用交通枢纽地位扩大生产性物流业覆盖面。全市钢铁、铝业、装备制造、化工、能源等物流业已形成一定基础,枢纽性的铁路、公路、航空以及内陆、海铁联运口岸等已形成支撑物流业发展相对完善的体系。利用现有基础,提高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服务覆盖面,是物流业发展的商机所在,要把周边城市和地区都纳入覆盖范围来规划和发展;二是提高物流业在周边市场的占有率。发展物流业不仅要面向地方,更要面向周边盟市、地区。要根据周边产业发展、城市建设需求和地方需要,找准市场定位。尤其是钢铁、铝业、化工、能源、装备制造的原料和产品物流更要做好做大做出影响,同时相应地把消费品物流也要做大做出特色;三是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时代特征,物流方式和平台正在发生越来越多的变化。要在抓好现有物流产业的基础上把仓储、专业批发及其它物流市场通过规划做出特色,力争几年内建成中西部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
责任编辑:hq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