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 矿山企业最亮丽的风景线

——我国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巡礼

2014年09月16日 8:55 1669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再接再厉,绿色矿山建设需持续给力
  可以说,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工作开展4年来,已经实现了由点到面、由探索到实践的突破,尤其是绿色矿山建设的机制和体制得到了建立完善,为下一步绿色矿山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依然不容忽视,突出表现在试点数量少,区域、行业示范带动能力有限,配套支持政策特别是税费等经济激励约束政策不完善,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方面。
  据了解,国土资源部对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将进一步扩大试点示范范围,带动绿色矿业全面发展。国土资源部将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地区,扩大绿色矿山试点企业比例,争取在“十二五”期间,使国家级绿色矿山数量有所增加;将创新工作推进方式,在继续做好单个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建设一批绿色矿业示范区,着力推动资源和矿业集中分布区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中央、地方政府作用与企业积极性,允许“先行先试”,鼓励制度创新,着力构建绿色矿业发展的共同责任机制和长效机制。
  同时,国土资源部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符合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和标准的企业,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探索建立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与绿色矿山建设情况挂钩等政策激励机制,并对绿色矿山企业给予资源配置方面的政策倾斜。中央财政加大对绿色矿山建设的专项支持,并在“以奖代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专项资金安排上优先支持绿色矿山企业。另外,国土资源部还将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纳入矿业用地改革试点范围,简化用地审批手续,推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矿业用地复垦利用周转,保障合理的矿业用地需求。
  “目前,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有661家,距‘到2020年,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建立’的总体目标还有不少差距。”中国矿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王家华在2014年中国矿业绿色发展交流会暨矿业经济转型高峰论坛上表示,要构建绿色矿山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必须要从明确矿业产业定位入手,减轻矿业企业税费负担,从政策上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支持。
  鞠建华认为,绿色矿业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绿色矿山是新形势下矿产资源管理和矿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当前,从全国整体情况看,与构建绿色矿山格局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包括制度标准体系有待完善、配套政策不足、监管力度不够、不少矿山企业基础差等。下一步,国土资源部将加强调研和政策制定,及时协调解决绿色矿山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加强绿色矿山标准规范总结、及时上升为管理制度并严格监管也是今后绿色矿山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悉,国土资源部将加强试点经验总结,逐步完善分地域、分行业及不同规模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和相关管理办法,全面落实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最低开采规模制度和准入条件,用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各项活动,规定拟建矿山应当按照绿色矿山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对于生产矿山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督促矿山企业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不断改进开发利用方式,自觉落实企业责任,达到绿色矿山的条件和要求,逐步构建集约、高效、协调的绿色矿山开发格局。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相信随着国家对绿色矿山建设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及相关体制机制的建立,借由一、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通过验收并晋升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带来的示范效应,我国的绿色矿山建设必将迎来又一春。“满矿尽是绿意浓”将为时不远!

[1] [2] [3] [4] [5] [6] [7] [8]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