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 矿山企业最亮丽的风景线
——我国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巡礼
2014年09月16日 8:55 16695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金堆城钼矿汝阳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创建循环经济的原则,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实施资源再开发利用,努力提高“三率”指标。现阶段,公司的矿石回采率为97%、选矿回收率为87.16%、采矿贫化率为3%,“三率”指标远远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同时,公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公司的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8%,达到了国内同类矿山领先水平。该公司对于钼粗选尾矿采用“磁粗选-铁粗精矿再磨-三次磁精选”的方案进行铁的综合回收。经过过滤机过滤后,滤饼精矿含水量约为12%以下,铁精矿品位为63%,磁性铁的回收率为80%。
四是树立“绿色共赢”模式,使矿地关系愈加和谐融洽。
“开发一方资源,造福一方百姓”,是建设绿色矿山的应有之义。几年来,试点单位把建设和谐矿区、构筑良好矿地关系作为绿色矿山的主要内容,并将其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
庆安帝圣矿业有限公司安排来自矿区附近的500多名下岗林业工人就业,占到员工总数的85%以上。并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采矿、运矿、选矿的人数预计还将增加。公司还投资购置了通勤车,用于员工上下班,在解决当地居民就业、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达到了“矿区秩序稳定、矿山与群众关系和谐”的目的。此外,他们积极发展公益事业,先后为庆安、铁力两个县的运动会、对口扶贫的乡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以及职工困难户扶贫等资助捐款,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加强了同周边居民之间融洽的关系,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和谐及社会稳定。
金堆城钼业汝阳公司自建矿以来,一方面开展“就业培训”计划,吸收当地劳动力354人,进行技能培训,走上工作岗位,实现由农民向企业员工的转变;另一方面筹措资金,累计投入上亿元,用于矿区移民搬迁及公共设施建设、土地平整及复垦,先后建成公共设施齐全的安置小区5个,在建安置小区2个、学校1所,以及水库及供水设施。截至目前,该公司搬迁居民600余户,使当地群众充分享受到了企业及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果。该公司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原则,在移民新区建立了金钼小学。学校里教学楼干净明亮,教学楼、图书室等设施一应俱全,学校的教学环境为之大为改善。现在,该校在校学生已经接近500人,改变了一大批孩子的命运,在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的同时,也唤起了附近村民的重教意识,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
云南磷化集团公司昆阳磷矿以“支持新农村建设、发展地方经济、构建和谐矿山”为宗旨,遵循“互相理解、相互支持、睦邻和谐、共赢发展”的原则,以“工业反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扶持集体经济、提供劳务就业、赞助补偿、企地文化交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为主要工作要点,带动周边村庄发展,摸索形成了“云磷-汉营模式”。近几年来,该公司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累计投资超过50亿元,并从技术、管理和人才培训方面帮助地方矿山企业发展,通过劳务用工等形式,每年解决地方农村人口就业3200人次,支付工程及劳务费用年均达3亿元,扶持乡镇、村委会修建道路和饮水、农灌工程,以及资助希望学校、帮扶困难村民子女读书等赞助补偿费用近4700万元,使当地百姓共享资源开发收益,实现了社区的和谐。
内蒙古准格尔旗蒙泰不连沟煤业公司探索矿区移民搬迁和安置补偿的新路子,实施“提供一套住房、安排一份工作、落实一份社保、发放一份补贴”的“四个一”矿区移民搬迁政策,使矿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