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落实“新定位”看邵阳市的矿政管理

2014年08月14日 16:11 1263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重拳出击
  邵阳市分管国土资源工作的副市长周国利至今还记得这样一个场景:2012年7月24日,湖南省深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总结表彰会在郴州召开。作为全省先进单位的代表,周国利登上主席台,从时任湖南省常务副省长于来山的手中接过了金光闪闪的奖牌,并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据说那些天,周国利的心情一直很激动。毕竟,这一切来之不易——
  从2010年11月起,邵东县掀起了一场重拳整治非法开采的矿政“风暴”。当月14日,邵东县委县政府在九龙岭镇召开整治现场大会。时任邵东县委书记周国利在会上说了一句狠话:要彻底将非法开采“一脚踩死!”
  熟悉情况的人知道,邵东县的整治行动只是当时邵阳市适时开展的大规模整治行动的一部分。
  事实上,鉴于邵阳市矿业开发的严峻形势,邵阳市从2011年11月初就全面启动了这场声势浩大的专项行动。事前,邵阳市人民政府与各级县人民政府签订了维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责任书,市县两级政府分别成立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当地人民政府负总责、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
  为此,邵阳市政府还制订了以邵东九龙岭锰矿区等17个矿区为重点矿区,以锰、金、煤、石膏、炭质页岩为重点矿种,以打击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等违法活动和整治地质环境破坏矿区为重点内容的整规工作方案,并将整规工作细化为16项。12个县、市、区也分别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建立了查处责任制,并与乡镇签订了责任状。
  据记者了解,为了统一认识,排除干扰,早在重拳整治矿业秩序之前的2010年,该局就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中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以“两整治一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行动,围绕“土地出让、矿业权出让、项目发包、土地和矿业权评估”这四个环节,着力解决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国土资源领域活动的问题,重点查处在土地和矿业权出让审批中,非法批准、低价出让、擅自批准改变用地性质等涉土涉矿违纪违法案件。
  在2011年11月开始的整规行动中,各地集中力量和时间,重拳出击,不留井口、不留设备、不留厂棚、不留人员、不供电源、不留后患,强力打击非法开采行为,对无证矿山(井)实施强制关闭。据统计,在这次行动中,仅邵东县就彻底关闭了110个非法采锰点,关闭煤矿3家,煤矿总数从21家减至18家;关闭采石场14家,采石场从55家减至41家;关闭石膏矿1家;捣毁工棚、洗砂设备和水电设施45处,切断供电设施20处,收缴洗砂机等机械21台、矿产品650余吨。16名非法采锰主犯悉数到案,2名镇干部被立案查处,11名村干部就地免职,行政处罚42人,刑事立案13人,收缴违法所得800多万元。
  在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查处超深越界的同时,邵阳市还专门聘请了多家技术单位进行检测和复查,查出存在超深越界开采的矿山62家,对55个超深越界的矿山依法依规进行了立案查处,对超深越界的地方全部封闭,退回界区内生产。全市排查所有持证矿山超深越界情况后,制作了水泥界桩点271处,对所有煤矿135个密闭处和叉道口进行了标识,在矿井地面制作采矿权标识牌130块,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1] [2] [3][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