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有色改革探索国有地勘单位新路
2014年03月24日 10:53 12477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企业改革已有前车之鉴,但事业单位的改革尤其是我们关注的地勘单位的改革仍在探索,有待破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此背景下,如何“涉险滩”、“啃下硬骨头”已成为摆在地勘单位面前的必答题。
华东有色地勘局——这个近年来因大胆改革而声名鹊起的地勘单位、这个国土资源部确立的惟一的地勘单位改革试点单位,正不断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为国有地勘单位对接市场探索着新路子。
“从华东有色地勘局领导班子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矢志不渝的改革决心,看到了敢涉险滩的勇气。作为合作方,我们对华东有色地勘局充满信心,将一如既往给予坚定的支持。”这是在华东有色地勘局2014年工作会议上,股东代表、世界500强企业上海云峰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思路清了、目标明了、步伐稳了、力度大了!”政府相关部门和华东有色地勘局广大职工如是评价该局的改革工作。
挑战与阻遏日益凸显
寻求“共识”迎对困难
地勘单位的改革,其实并不是个新鲜的话题,但在行业内,尚鲜有地勘单位像华东有色地勘局这样把步子迈得如此之大的。
2013年1月,距党的十八大闭幕仅两个多月,华东有色地勘局在北京与中静实业公司、上海云峰集团、华东有色基金正式签署了《华东有色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增资协议》,通过增资扩股方式转让49%股份,将之打造为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
根据华东有色地勘局与其他三方股东单位签署的“增资协议”,投资款将分三期到位,首期出资20%,期限为2013年1月25日,第二期和第三期出资额都为40%,期限分别为2013年6月30日和11月30日。
然而,随着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行,曾经“热闹”非凡的矿业市场遭遇一时的寒流,投资热潮开始减退,就在华东有色地勘局准备在改革路上发力加速的时候,各种挑战和阻遏也日益凸显出来。
据介绍,2013年6月30日,华东有色地勘局新任局长刚刚上任7个工作日,股东方休宁中静实业便停止出资;11月30日,私募基金——华东有色基金也拒绝出资,并以一纸诉状将华东有色地勘局告上法庭。
其中两条重要的理由是,他们认为,华东有色地勘局尚没有完成人员身份的改制和降低国有股的比例。
记者在上述“增资协议”中也看到,华东有色地勘局与其他三方股东单位确实约定了经营性资产注入和人员改制等内容,但并没有约定一个明确的时间点。
“股东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按照《增资协议》来履行,每一个股东都有义务按照约定的时间出资到位。”股东云峰集团一方也认为,以控股公司没有在特定时间内完成改制作为理由不出资,理由并不充分。
与此同时,按照“增资协议”,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应由控股股东华东有色地勘局推荐担任。然而,经华东有色地勘局提名推荐新任局长出任控股公司董事和董事长的工作因个别股东持不同看法,至今仍无法完成。
据介绍,2013年8月29日,控股公司的股东之一、华东有色基金的管理合伙人——上海高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要求和控股公司签订协议,要求控股公司每年向其支付顾问费150万元,并要求控股公司在股权重组、融资、并购时向其支付总量约2%的顾问费。
“侵占公司资产的意图十分明显。”华东有色地勘局方面认为。在遭到控股公司否决后,双方合作关系彻底破裂。
股东生变、改革主帅不能到位,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至此演变成利益之争,使原本艰难的转企改制更加艰难。
如果说“外忧”已经让华东有色在改革路上步履蹒跚的话,那么“内患”则是对该局的另外一种考验。
近年来,华东有色勘探局通过发行中期票据和各类贷款安排了10亿多元资金用于境内外投资,其中境外投资8亿多元。然而,由于矿业整体行情下滑,澳大利亚投资的上市公司按目前股票市值折现就存在5.5亿元左右的浮亏;在国内,仅收购安徽铜钼矿等项目耗资2亿多元,但这些投资近期不可能有回报,每年还要承担7000多万元资金成本。2013年上半年,全系统营业收入仅6亿多元,仍处于亏损状态。
作为华东有色地勘局成立的企业平台,华东有色控股公司拥有19家境外公司、52家境内公司。企业小而散;身份、事企不分;定位不清;管理层级过多;职责不明;缺乏核心竞争力;效率、效益低下等情况突出,亟待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确立主体地位,叩开市场大门。
不待扬鞭自奋蹄。A面是压力,B面就是动力。
面对不利的发展形势,2013年,华东有色地勘局上下齐心,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实现了市场与公益项目的“比翼双飞”。全年共在境内外发现和探明铅锌金属资源储量约100万吨、金15吨、银1113吨、铜11万吨、符合JORC标准的铁矿石资源量数十亿吨。其中,南京栖霞山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新增铅锌金属资源量81.91万吨、伴生金12吨、银1113吨,达大型规模,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约10年。该项目因此也被中国地质学会评选为2013年十大地质找矿成果!
2014年3月7日,控股公司董事会通过了调整组织框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案,开始着手减少中间管理层级、降低管理成本的相关工作。他们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将把71个企业逐步重组为五大板块、20个左右的企业,并将在地质勘查、矿业开发、工程建设、商贸服务方面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方案明确,组织结构优化后,控股公司将实行扁平化管理,并创新运行模式和盈利模式。
为破困局,华东有色地勘局和绿地云峰集团的负责人奔波于北京、上海、南京之间,和其他两家股东进行耐心、坦诚地沟通和协商,力求达成共识。“那段时间,控股公司的经营层也忙了个“底朝天”,会议开了一场场,沟通工作做了无数次……尽管艰难,但我们改革的决心却从未动摇过!”华东有色地勘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