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有色改革探索国有地勘单位新路

2014年03月24日 10:53 1248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顶层设计不断“提挡”
  改革路径日益清晰
  2014年3月7日,作为华东有色地勘局整体改革方案中的传神之笔——华东投资控股公司改革方案在公司董事会上顺利通过。至此,这个凝聚了华东有色广大干部职工胆识与智慧、历时8个多月、经过50余次修改完善的改革蓝图,在公司层面得到了认可。
  这是一份涉及调整组织框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案,标志着华东有色地勘局改革迎来了“提挡升级”的新机遇。以“事企分离、先行先试、做优事业、做强企业”为总体目标,呈现的全局改革蓝图让人怦然心动。
  ——事企分离。针对长期以来事业、企业混编的特点,华东有色地勘局认为,首先要理清关系,让职责回归,局机关及所属公益类事业单位要按照技术专业化、服务多元化的要求,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等在内的公益性服务。局或下属事业单位要行使对控股公司的投资管理权,与控股公司是投资者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控股公司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先行先试。作为国土资源部全国地勘行业改革试点单位,华东有色地勘局将力争在地勘单位企业化、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等方面做到综合改革,将在建设国家级地勘矿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动事企彻底分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大型地矿企业集团、激发职工创造力增强队伍凝聚力、参与国际资源市场竞争与合作、提升地勘业作用地位等方面先行先试。
  ——做优事业。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按照专业分工重组、精简、做实基层公益性地勘单位;大力开展海洋地质、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生态地质等公益性地质工作;积极争取并承担国家、省重大地质科研项目;控增量,降存量,加强地质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做强企业。控股公司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吸引优秀的管理和技术骨干干事创业,探索探采一体化的新型地勘企业发展路径,继续引进优质产业资本特别是矿业配套产业,做大做强产业链,发展准金融机构,构建“地质勘查、矿业开发、工程建设、金融商贸和新兴产业”等产业板块,力争通过3年~5年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地勘资源系统的矿业骨干企业集团。
  紧扣目标,华东有色地勘局的改革路径也清晰可见。
  一是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制定、落实扶持政策,为改革营造优良的外部环境。
  二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制定企业吸引人才政策,推进事业和企业人员分流;对符合条件的职工采取包括基本薪酬、收入提成、超额利润分配、分红权、期权、股权等多种激励手段,鼓励职工主动放弃身份到企业干事创业。
  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原来4级~5级管理层级,降为2个~3个层级,改变企业小而散的局面,大幅降低管理成本。集中优质资产和人才,做强基层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是改革投资决策体系,形成投、管、产、退的运行机制,对已投资的项目,由专家组成技术团队逐一论证,该盘活的加快盘活;对投资没有回报的项目,实行停止投资,尽快“止血”;对有前景的项目,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加快推进。
  五是明晰华东有色地勘局与控股公司的资产归属,按规定重新进行资产评估。创造条件,推动有潜力的企业上市,创建股份制企业。
  六是推进地勘单位治理结构、治理能力现代化。筹建地勘、矿业现代化示范区,大力推进深部找矿、科技开矿、生态治矿,继续高举改革大旗、破冰前行,逐步实现全国地勘、矿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先行先试。……
  “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绝不能一蹴而就,从目前的改革情况来看,华东有色地勘局在改革方面是下了功夫的。希望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华东有色地勘局,进一步通过改革自我完善,得到健康发展,继续高高扬起改革大旗,对中国地勘单位改革给出启示。”日前,国土资源部相关领导、专家组成的评估组在完成对华东有色地勘局改革试点情况的阶段性总结评估后,给出如是评价。
  “啃硬骨头难免要交一些学费,若能为全国地勘单位改革做出一些启示,这样的尝试我们觉得值得。”谢兴楠表示,改革之路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1] [2] [3] [4][5]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