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有色改革探索国有地勘单位新路
2014年03月24日 10:53 12479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以人为本是底线思维
着力破解“身份”难题
改革绝非一蹴而就,难题俯拾即是。
“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这一国企改制的老话题,在华东有色改革的“破冰”之旅中仍是必须跨过的坎!
据了解,自从2007年起,华东有色地勘局便开始持续大幅进人。然而,最近一次该局对各单位模拟调查却发现,全局现有2620名在岗职工中,富余人员占到了1/3以上!而全局真正需要的地质骨干年龄大多在50岁左右。
千头万绪,首先要从人改起!人的问题一解决,改革自然水到渠成。对此,华东有色地勘局新领导班子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深知,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改革其实就是一场自我革命。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最大的阻碍也是人:改革一方面要释放人的活力,另一方面却要打破萦绕在职工心头的事企身份纠葛。
人的身份怎样转?把事业身份转为企业身份,这些长期以事业身份干地质工作的骨干的想法可想而知。此外,大量富余人员也将成为改革和发展的沉重负担。“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的改革已是箭在弦上。但改革要坚守底线思维,必须有利于企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一句话,要让更多员工分享到改革的红利。”华东有色地勘局副局长、局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谢兴楠说,要让单位职工放弃既得利益彻底进入市场,和企业结成命运利益共同体,不可能一蹴而就。
“人心向背,决定着改革的成败。”在上述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华东有色地勘局将选择权留给了职工,将“鱼与熊掌”的取舍交由职工自己决定:选择了“事业”可能相对稳定,但收入却会受到限制;选择了“企业”可能不太稳定,但是却可能获得创业的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与此同时,他们还不断优化股权结构,继续引进战略投资,尤其是引进和地勘、矿业相配套的产业资本,延长产业链,坚定不移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构建企业和职工命运共同体,让更多的人在改革中得到机会。
华东有色地勘局在设计改革路径时明确提出,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企业需要的人才到企业工作让企业轻装上阵:控股公司通过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多层次、差别化薪酬福利体系等,吸引现有事业身份的人才和社会人才;设置差别化政策,吸引符合提前退休政策,并能够办理提前退休的事业编制地质技术骨干到企业工作;建立公平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和骨干人才内部合理流动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青年职工到基层、到矿山去建功立业。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