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干涉” 伴“铝”生活需谨慎

2013年04月17日 9:0 940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修订含铝食品添加剂规定。3月15日起,该标准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新标准拟进一步限制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以降低我国居民膳食铝摄入过量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医学专家表示,食品添加剂使用国家标准的修订,将对食品安全环境的建设和保障起到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新标准的目标是降低居民膳食铝的摄入,从更长远和更深层次关注、保障公众健康。而且,以国家标准来规范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仅从制度上进行了健康保障,也将影响公众日常生活的健康观念。

  含铝食品添加剂遭“国标”限制
  刚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拟修订9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撤销3种含铝食品添加剂品种及其使用规定,其中包括删除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作为膨松剂用于发酵面制品的使用规定,以及撤销所有含铝食品添加剂(包括合成着色剂铝色淀)在膨化食品中的使用规定。
  最受社会和公众关注的是,新标准拟撤销膨化食品中12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膨化食品中的含铝添加剂主要为合成着色剂,包括赤藓红及其铝色淀、靛蓝及其铝色淀、亮蓝及其铝色淀、柠檬黄及其铝色淀、日落黄及其铝色淀、胭脂红及其铝色淀、诱惑红及其铝色淀。由于这些含铝食品添加剂采用工业手段提取,很多添加剂来自于石油的附属物,价格非常低廉,染色和改良食品的稳定性也高,所以被食品生产厂家广泛使用。
  新标准的编制者表示,由于膨化食品的重点消费人群是儿童,这一修订是为了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新标准中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两种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也由原来的“小麦粉及其制品”修改为“油炸面制品”和“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并规定了使用量和残留量。
  面粉及面制品是我国膳食铝的主要来源,新标准编制者介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经过调研认为,在馒头等发酵面制品工业化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以上两种食品添加剂,而是使用酵母、发酵粉、复合膨松剂等替代,因此删除了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作为膨松剂用于发酵面制品的使用规定。
  此外,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在“水产及其制品”中使用的规定也进行了修订,两种含铝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水产品中的海蜇,新标准将使用范围修改为“腌制水产品(仅限海蜇)”。
  标准的修订,使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大大缩小。

[1][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