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干涉” 伴“铝”生活需谨慎
2013年04月17日 9:0 9408次浏览 来源: 中国科技网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段佳
铝被“嫌弃”事出有因
据了解,标准修订在2011年立项,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牵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参与,共同承担了该项修订工作。
修订过程中,工作组仔细分析并参考了国际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组织对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实际使用情况、每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工艺必要性、食品分类系统的合理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查询方式等,在全国范围进行了调查,并利用我国居民营养调查获得的我国人群食物摄入量数据和我国食品添加剂实际使用数据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2011年我国居民铝膳食暴露评估结果”显示,7—14岁儿童通过膨化食品摄入的铝相对较高,并且随着年龄降低,铝摄入量有增高的趋势,膨化食品是该类人群铝摄入量主要来源之一。同时,评估结果还显示,面食含铝量最高,尤其是面粉、馒头、油条中含铝较多;发酵面制品、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等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两种含铝食品添加剂。
而在2011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第74次大会上,将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修订为每公斤体重2毫克。参考这一评价结果,我国评估中心2011年组织的对食品中铝的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虽然我国全人群平均膳食铝摄入量低于暂定的每周耐受摄入量;但低年龄组和高食物消费量人群膳食铝摄入量均已超量。
突出的问题是,面粉及面制品是我国膳食铝的主要来源,北方地区居民由于面食消费量高,有60%居民的铝摄入量超量。相比之下,我国膳食铝摄入量高于其他国家。显示我国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居民膳食铝摄入量,以降低铝摄入过量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