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寒冬”下的直供电困局
2013年04月15日 9:45 9102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傅玥雯
挣扎“电困铝”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发电厂和大用户仅一条马路之隔,却不能‘你发我用’。”
这句话绝非调侃。由于持续走低的铝价和高昂的电价,云南煤化工集团下属的云南东源曲靖铝业有限公司几乎处于半停产状态,而国投云南曲靖发电有限公司与其仅一条马路之隔。
由于亏损严重,东源曲靖铝业已于近期减停15万吨电解铝产能,压缩近半产能。为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该公司目前在建的碳素厂预计7月份正式投产,其年产能13万吨。
截至2013年3月,国内现货铝价格已经跌破每吨15000元关口,比电解铝行业公认的平均成本低出1000元。电解铝产业大省河南去年12家电解铝企业无一盈利,其中3家关停,9家严重亏损,全省产能最大的神火集团去年90万吨的电解铝生产线共计亏损11.5亿元,只能保持60万吨的产能运行。
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电监会、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清理对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等问题的通知》,电解铝作为八大高耗能产业首位,被取消了高耗能企业用电价格优惠,差别电价政策开始实行。
一些电解铝企业的自备电厂在“上大压小”政策中关停,而一些拥有自备电厂的电解铝企业因为电网安全缘由也必须联通电网,造成用电成本居高不下。
据了解,电力成本占目前电解铝生产成本的40%以上。电价每提高1分钱,每吨电解铝的生产成本将提高145元。
不仅是电解铝企业,云南的多个高耗能企业都面临着严重亏损。“云南工业和居民用电价格均高于送出电价许多,云南一直希望能本地消纳一部分外送电力,降低当地工业生产用电成本,但无奈输送费用降不下来。”云南省一位官员表示,申请直供电试点是老生常谈了。
对于近日国务院明确将在贵州探索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方式、适时调整“西电东送”电价的报道,该官员对记者表示,“国务院对云南、贵州等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都曾表示要研究开展直供电试点工作,我们也上报过相关文件,但情况不理想。”
“大用户直购电不意味着低电价,价格应该充分体现供需,在供需宽松的时候,有竞争力的企业得到更优惠的电价,这和节能减排精神完全不相悖,处理好了甚至有助于节能减排。”一位国家电监会人士告诉记者,“对大用户直供电设定准入门槛,可以促使行业内先进企业的能耗水平高于同行业,从而实现行业内企业优胜劣汰,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