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乐“垃圾回收”兵团作战 市场效益待考

2011年07月13日 10:55 1239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回收要“两条腿”走路
  “从1998年到2005年利乐回收量的增长几乎为零,”杨斌告诉记者:“当时尤其是大型纸厂认为,做回收再生利用,又需要有额外的投入,虽然利乐会给予支持,但没必要非得做这件事情。”


  利乐“垃圾回收”兵团作战 市场效益待考
  除了其他企业的不理解,利乐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回收端的体系断裂。
  利乐在这些年的摸索中发现,其实包装回收需要有两条腿走路。首先一定要建立包装再生利用的技术,提升相关产能。其次,就是要在回收端做工作。
  在北京市场,他们发现基本上垃圾回收是自发的,主要依靠拾荒者和清洁工把垃圾里有价值的东西拣出来进行回收。
  “从这一头来讲,本身拣的效率是相当高的,因为这是他们的收入来源,所以会分得很清楚,”杨斌说,“但有两个问题,这些人很松散,大部分人并不知道纸包装可以回收,也可以卖钱。另外一方面很多小区他们进不去。”
  而虽然国家现有的回收体系效率有待提高,但他们有一个优势,即可以进入到大部分的小区。
  “2007年我们搞了一个拾荒者培训。同时,在北京与商委体系下一家叫联合开源的企业合作,他们能够进入到大量社区,用他们的资源配合拾荒者的资源来进行对接。”杨斌希望能将两个体系的优点结合起来。
  事实证明 ,这回利乐终于找对了思路。
  2005年,利乐全年包装回收量只有1600吨,而2010年底则达到了7万吨。“去年的回收量相当于2004年的50倍。” 利乐公司企业传播经理杨蕾告诉记者。
  杨斌说,现在整个中国纸包装回收量相当于利乐销售量的20%,但20%也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了。“每个市场不一样。欧洲的德国可以接近80%,而有一些国家相对来讲比较弱,特别是在发展中的国家。如果市场没有一个普遍分类体系,回收工作就比较差。”她表示。
  在采访中,杨斌一直强调,靠企业单一的力量做垃圾分类回收,力量太渺小了。
  她认为,在推广垃圾分类的同时,政府首先应该建设后期配套设施,比如分类以后,转运与后端处理是否能够跟得上?厨余垃圾是否要有专门的堆肥处理?如果堆肥处理,是使用可降解垃圾袋还是集中倾倒?

[1] [2] [3][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