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即破局!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注入有色动能 中信集团进军一体化压铸

2024年02月28日 9:0 474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1

2月27日,中信集团在长春正式发布旗下中信戴卡自主研发的一体化压铸整体解决方案。该项目依托中信戴卡深耕汽车零部件产业36年经验,实现了近百个零部件高度集成设计,通过自研自制我国最大的两板式压铸机,生产出全球汽车制造行业首个重载集成铸件,助力汽车整车传统制造流程重塑。

2

一体化压铸整体解决方案的发布,标志着中信集团系统掌握了汽车“一体化压铸”领域材料、产品、工艺、模具及装备等全链条能力,以“入局即破局”的实力为行业输出“中信方案”。

吉林省副省长李国强,长春市市长王子联,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中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奚国华,中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徐佐,中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曾琪,以及来自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代表、中国铸造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相关高校、一汽集团等代表出席活动。

当前,汽车领域轻量化变革加速演进,行业普遍存在制造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流程繁琐、质量稳定性较差、绿色低碳转型迟缓等痛点问题。而“一体化压铸”技术具有集成化、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的能力优势,能把企业“单品海量”的组织管理能力牵引到“一体化压铸”产品序列中,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也是中信集团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有益尝试。

徐佐在会上表示,此次完整输出“一体化压铸”整体综合解决方案,是中信集团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未来中信集团将积极把握汽车产业发展新的历史机遇,统筹推进科技、产业和金融服务创新,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与政企客户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助力我国汽车强国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开创新局面。

作为该方案实施的主体,中信戴卡是全球最大的铝车轮供应商,建成了有色行业首个世界级“灯塔工厂”,实现大幅降本增效和能碳双控,并将“灯塔经验”持续输出,引领了铝车轮行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本次“一体化压铸”整体解决方案的推出,对推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有色高端制造领域将产生积极影响。“我们70%的设备都是自产自研,通过核心竞争能力建设,把铝合金部件应用得更为深入和广阔。”中信戴卡一体化压铸项目经理常海平对记者表示。

目前,一体化压铸主要有设备制造商、模具制造厂、合金开发公司、汽车厂商等公司。本次项目的特点是把这些要素集成为一条产业链,在充分利用中信集团内部产业协同机制的条件下,以产品为核心,打造了自己的材料、工艺、模具和装备一条线,并有机串接起来,形成了一种核心竞争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开始改变了中国汽车制造铝合金零部件的一种模式,从产品做起,掌握核心竞争能力,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提供中信解决方案,贡献中信力量。”他表示。

1

“一体化压铸”项目是中信集团系统推进科技创新、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典型代表,是集团“十四五”时期十大科技创新项目中第一个进入结题验收阶段的项目。在材料方面,中信戴卡自主研发了强度、韧性和稳定性实现“完美配比”的免热处理底盘专用高强合金,投入使用后底盘产品可减重33.4%,扭转刚度提升15%;在装备方面,中信戴卡协同中信重工采用全周期数字孪生设计,自研自制出我国最大的两板式压铸机——7500T一体化压铸机,双闭环压射控制系统等22项技术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模具方面,借助智能闭环调优系统及超高集成化模具结构,可实现产品成组加工无等待快速切换,持续提升工艺稳定性、产品一致性,绿色、安全、高效;在产品方面,推动汽车零部件生产集成能力再创新高,实现了98个零部件合而为一,承载能力可达2.5吨。

2

在研制过程中,中信充分发挥协同优势,依托中信戴卡、中信重工等子公司先进的制造能力和科研实力,在产品、材料、工艺、装备、市场等方面一体推进,以众多行业“首创”为汽车制造流程迭代提供了中信方案,对于大幅压缩车身制造工序、降低生产成本,让整个汽车产业集群从中获益。

徐佐在会上向行业发出倡议,希望全行业充分凝聚共识,打通上下游企业合作链条,打造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和“独门绝技”,各显其能提高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能级;聚力搭建新型创新联合体,找准产业发展瓶颈,优先在汽车零部件、底盘技术、汽车轻量化和分布式动力等方面开展合作攻关;充分用好我国汽车产业超大规模优势和新能源汽车先发优势,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不断提升国际市场影响力。

发布会上,中信戴卡还与一汽集团、零跑汽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开展深度合作加快技术迭代和产品验证,推动创新成果市场化转化。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