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强国之路怎么走 由“大”变“强”逢机遇
2014年08月07日 9:59 10300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中国矿产资源虽然种类齐全,煤、铁、钨、钼、锡、锑、稀土等重要矿产储量位居全球前列,但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储量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我国资源禀赋与矿产资源消费也非常不匹配,多数矿产只能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导致中国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2012年,中国对外依存度超过50%的矿产资源有石油、铀、铁矿石、铜、铝、镍、锰矿、铬铁矿、钾盐、钛、钴、铼、铂族、铌、钽、锆、硒等矿种。目前,除煤炭和天然气以外,我国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此外,石油、铀、铜、镍、铬铁矿、钴、铼、铂族等矿产进口依存度在未来10年有可能会持续扩大。我国矿产资源安全仍面临较大挑战,解决中国能源与矿产资源安全问题,需要一个强大的矿业作支撑。
而中国在国际矿产品市场缺乏话语权,“高买贱卖”所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更是令人扼腕叹息。全球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本轮主要矿产品价格的飙升。作为矿产品主要进口国,中国付出的资源代价十分巨大。据粗略统计,2003年~2012年间,由于矿产品涨价,中国进口铁、铜、铝和石油资源,剔除正常的价格上涨因素,累计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矿产品价格的攀升增加了中国工业化的资源成本,并向后续产业传导,对国民经济所造成的影响逐级放大,推动中国CPI上升。
另一方面,中国是稀土、铟、锗、石墨、萤石、重晶石等优势矿产的出口大国。矿产品的大量出口,首先造成资源的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粗放经营、管理水平低等现象的滋生,从而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致使优势矿产的供需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如我国的铅、锌、锡等也开始依赖进口;其次,由于国内技术落后,出口矿产品大多为原料销售,市场秩序混乱,价格主导权一直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中国优质资源以低廉的价格供应全球市场。以稀土和石墨为例,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成为全球稀土供应国,中国供应时期(1990年~2005年)的稀土价格远低于美国供应时期(1980年~1989年)的稀土价格,按不变价计算,中国供应时期的稀土平均价格为46美元/千克,仅为美国供应时期的16.8%;我国石墨出口价格长期保持在每吨3000元~4000元人民币之间,但经国外加工提纯再进口至中国,价格便成了每吨10万~20万人民币。
我国矿业规模大,但全员劳动生产率低的状况同样不容忽视。2012年,中国规模以上矿山企业1.7万个,就业人员776万人。矿业的发展带动了下游冶炼加工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蓬勃发展,2012年中国规模以上冶炼加工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分别为9.4万个和11.1万个,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5.12万亿元和30.53万亿元,带动直接就业人员5457万人。但是,中国矿业人均全员劳动生产率远低于美国、澳大利亚等传统矿业国家。
“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以大量消耗高成本的矿产资源为代价,巨额的资源红利被西方发达国家吸食,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王安建说:“未来20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时期,我国矿产资源形势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着力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能源与矿产资源安全问题,抓住机遇分享下一轮工业化国家的资源红利,努力提升中国矿业竞争能力,从矿业大国走向矿业强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