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桥创业董事长张士平:没把首富当事

2014年04月18日 9:52 1943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企业亏损问题在人 劳动纪律是红线

  魏桥创业发展到今天的局面,除了紧跟市场,完善产业链,如何管理好“人”至关重要。从油棉厂到魏桥创业集团,业务规模、企业利润都发生了巨变;唯一不变的是管理从严,劳动纪律是魏桥创业集团一条不能触碰的红线,也是它能够令行禁止,员工保持高效的首要条件。1999年,在名噪一时的魏棉兼并国企滨州一棉案例中,张士平首先开刀的就是劳动纪律。
  张士平:我们去了第一个月闹事,煽动工人罢工。写着大标语,大标语上写着:乡巴佬,滚出去!
  主持人:写得什么?
  张士平:乡巴佬,我们不是农村的嘛,乡巴佬滚出去。现在他们都行了,以前他们住得啥宿舍。现在他们家家户户都住得条件什么,钱财收入什么,都富裕起来了,他们知道了,受人挑动,不该那么办。
  主持人:但那个时候都打出标语来了,这压力还是挺大哈?
  张士平:我去了,围了我7个小时,一帮工人围着叫我答问题。市委领导也在那里。还不孬,叫我张总。张总我问你个问题。我说你问吧。“我干夜班,我睡着了,来晚了2个小时,扣了我一天的工资,对吗?”我说你这不是笑话吗?像你这种情况,别说晚到2个小时,晚到半个小时设备就得停下,谁来接班呀?(设备)怎么开呀?工厂就是工厂,这是劳动纪律,不是哪一个人制定的,你 旷工扣你工资不对吗?再说你在这里扣你一天的?在魏桥一个月的都没有了,因为你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它能乱到这种程度。我这是接管这一个企业以后,知道这个纺织企业前段时间出现这种状况,90%是人为的问题,机制问题、体制问题,和人的问题。
  主持人:我听出来,我有这么一个感觉,您特别重视对人的管理
  张士平:劳动纪律,企业管理从严,是我们这三十年来20字治厂方针第一句话就是管理从严。那时候我们的人均劳效是国有纺织企业的5倍。我们1万纱锭盈利率,是咱国营纺织企业的十倍,1万纱锭来说。
  主持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张士平:人员劳效,滨州一棉在1998年,当时他们已经连续三个月没发工资,亏损了4000万。他们那个办公楼上,销售收入不到一个亿,300多个办公人员,财务12个财务人员。我那里,当时我的销售收入是30来亿,办公大楼上20多个人,财务公司是4个人。接过来以后,所有的办大楼的人全部下去,所有的高层,他那厂长、副厂长全部免职。我说叫我干,我就不用你们。他说:“为什么不用我们?”我说你们不行,你们都亏损了,我用你干啥,还用你嘛,还不照样一个样嘛,这不去了20个干部。通过这个现象看呢,原先的国有纺织企业,管理散、管理乱,设备不利用,市场不开拓,导致劳动效率低下,官本位思想严重。他们正县级单位,我可是正县级的,你叫我下去不要紧,你得给我个县级待遇还得。
  主持人:我想跟您求证一下,听说您这的管理层是早上7点上班?
  张士平:应该是一个习惯。在以前呢,我们不在会议室,就在魏桥镇时,有个办公楼大门,那时候不是七点了,是6点半,那个更早了,6点半就在那(开会),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都在那门口,一边站一行,看看有点事情呀,谈谈,像开碰头会似的,等着工人上班再进去,我们就等于开个早会,那个就是365天都这样,以后来到邹平以后呢,开始也是这样,是在这个会议室,应该是五六年以前 了,张红霞找我,她说,“爸爸,有个事情我得跟你说一下,你只按你的情况制定这东西不行,现在他们这些人呢,孩子都上学了,星期六(6.15, 0.00, 0.00%)星期天你还开早会,他们孩子们都从学校回来连个早饭都吃不上,那个时候这些干部又没个礼拜天,很难,他们自觉归自觉,你不说说话他们没法改,”我说这个好办,咱们又没有多少事,这样就改成一、三、五早上七点,我是6点40分,就来这里等着,他们大部分,有来的早的就在这屋里(等着)。

 

[1] [2] [3] [4][5] [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