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2013(七):化解产能过剩路在何方
2014年02月13日 8:48 1236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转调并举
国务院下发的《指导意见》指出,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按照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总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着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配套政策,“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过剩产能;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长效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首先,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最关键的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市场约束和资源约束增强的倒逼机制,促使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加快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从而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其次,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发挥各级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深化改革,规范市场秩序,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信贷政策支持、财税政策调节,推动行业结构的调整。
再次,各方面在工作中都要坚持区别对待,扶优汰劣的方针,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分类指导、有保有压。坚持扶优与汰劣结合,升级改造与淘汰落后结合,兼并重组与关闭破产结合。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副司长余东明在2013年12月19日电解铝行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电解铝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会议上对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作了解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现在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我们企业自身的素质还比较低,产业的结构、产业的质量还不高,结构还不合理,我们自己创新的能力还不强。所以,首先要提高企业的素质,来解决产能过剩,这是一条途径。第二,通过兼并重组来消化一批过剩产能。第三,通过优胜劣汰淘汰一批落后的产能。第四,鼓励我们的企业到海外去发展,转移一批产能。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多措并举,我们将努力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职工的权益,使得经济发展能够进一步走上持续、健康的轨道。
从“过剩”到“严重过剩”,从“调控”到“化解”,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已经利剑在弦,只有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在产能过剩和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