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透视 产能之“过”
2013年11月30日 7:53 1193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还市场以应有的地位
■包头铝业集团董事长 总经理 柴永成
近期,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路径和办法,来化解包括电解铝在内的五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
化解电解铝产能严重过剩,有利于遏制产能过剩矛盾的进一步加剧;有利于提高电解铝行业发展质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避免劳动就业、资源浪费等系统性风险;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指导意见》的制定出台非常必要,贯彻执行好《指导意见》对当前及今后电解铝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造成目前电解铝产能严重过剩,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也不是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下促成的。一是经济增长刺激盲目投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房地产、建筑、汽车、电子等下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一些企业盲目扩张,刺激了电解铝行业投资的盲目增加。二是市场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由于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导致市场的引导约束性不强,投资和管理体制不完善,必要的监管检查、责任追究难以到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待健全,产能过剩矛盾愈加严重。三是地方发展片面倚重投资。由于多年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偏重于GDP或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使得部分地方过于强调经济发展速度,以拉动GDP 增长为重要目的的“投资冲动”始终高涨,助推了重复投资和产能扩张。四是行业发展依然简单粗放。电解铝准入门槛较低,建设工艺简单,目前行业发展的集约度不高,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任务尚未完成,导致行业竞争无序、重复建设严重。
我们认为,上述这些问题和因素,实质上是多年来市场在快速发展、行业在加快转型、政府在职能完善过程中,各种深层次问题的累积、叠加作用,共同造成了电解铝产能严重过剩这个矛盾。因此,必须以综合化改革的思路和举措来化解电解铝产能严重过剩矛盾。
一是健全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电解铝是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市场的事情还要交给市场来解决,以市场为主导来化解电解铝严重过剩。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应发挥主导性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受各种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产生某种程度的扭曲,这就是不健全的市场机制造成的。
因此,要通过综合化改革,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还市场以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建立起健全的市场机制,理顺资源、能源、环保、投资、价格等要素的市场配置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杠杆作用。
调节电解铝市场以及上游资源能源之间的供求关系,最终通过市场的倒逼机制实现优胜劣汰。通过综合化改革,从根本上把电解铝行业中的市场主导作用牢固确立起来,为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严格项目审批,强化市场监管。目前,一方面电解铝产能利用率只有71.9%,另一方面仍有大批电解铝企业在建、拟建,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呈现加剧态势。通过综合化改革明确市场主导地位,不意味着政府对行业放任自流,相反地,管理职能的更加健全完善、清晰明确,对政府严格项目审批、强化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必须要对各地区未经批准的在建、拟建的违规项目全面叫停,特别是环境敏感地区下决心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在行业规范和准入条件、行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能源消耗总量控制指标、环保标准、土地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批清理,同时要加大问责力度,从而在源头上遏制电解铝产能的无序增长势头。
三是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就电解铝行业自身而言,经过前期的加速增长,现在到了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拐点。电解铝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就要跳出规模盲目扩张的窠臼,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节能环保的综合化改革道路。这是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重要方向,也是电解铝行业未来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是要在产业结构上向高端市场和技术转型,二是要在空间布局上向资源能源优势地区转移集中。
要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从产能的归属区域和产能的技术结构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确定每年的压缩产能数量,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加快淘汰一批低效落后产能;要按照电解铝行业发展的规律性要求,科学制定符合产业实际的布局规划和严格规范的准入标准,推进有效产能向比较优势地区和企业集中,实现产业有序的梯级转移和置换,从而在产业布局调整优化进程中,改变无序竞争状态,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目标。
同时,要扩大消费领域、促进消费升级,把消费拉动作为调整产品结构、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新的重要手段,逐步转变多年来电解铝行业发展过分依赖投资的弊端,通过新市场的培育和拓展、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电解铝行业发展开拓新空间。
四是转变政府职能,引导有序竞争。化解电解铝产能严重过剩,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和因素,就是要转变部分地方以GDP或工业总产值规模等为导向的考核体系,避免过分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经济发展质量。这也是通过综合化改革化解电解铝产能过剩的重要内容之一。要通过综合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转变政府职能,转变考核导向,把行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更多地交给市场和企业,政府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制定和执行各种政策以及有效发挥监管作用,积极引导电解铝行业淘汰落后、有序竞争,逐步使电解铝产能严重过剩的痼疾逐步得到化解。
另外,对非公有电解铝企业发展过程中在审批、准入等方面的有效监管,也是化解电解铝产能严重过剩工作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市场经济要在公平性的平台上运行,通过综合化改革化解产能过剩,就是要扭转各种不合理的扭曲和偏差,这方面不应当存在国家政策监管以外的空白盲点。
总之,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为契机,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化解产能过剩,大力实施结构调整,努力促进转型升级,实现电解铝行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