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治污受政策资金技术三重掣肘
2013年07月31日 10:1 10759次浏览 来源: 证券时报 分类: 重点新闻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GDP总量屡创新高的同时,公众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也直线攀升。
日前,证券时报记者一行在调研曾经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户紫金矿业过程中发现,公司在投入重金治理后环保安全得以大幅提升。与之相反,多数企业却因政策、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在环保方面无力大规模整治。解决环保问题任重而道远。
证券时报记者走访紫金矿业(601899)时,正值公司“7.3污染事件”三周年之际,紫金矿业借承办“湿法冶金与环境安全论坛”之机邀请上百位国内顶级专家和企业负责人交流治污经验。
重金治污“紫金模式”
证券时报记者在紫金山金铜矿现场看到,7.3污染事件的旧址上已建起由两层HDPE防渗膜和三层夯实的黏土构成的新防护层。五层防护最大限度防止含铜溶液的泄漏。溶液池旁还建有按千年暴雨量标准修建的防洪池,溶液池边竖立着警示碑。
紫金矿业董秘郑于强介绍,紫金山金铜矿区的12个外排水口目前都装有在线监测系统,系统根据环保部门要求,可由环保部门远程监控,一旦水样异常系统就会自动给矿区负责人发送短信,并立即阻断外排口。
三年前的7.3事件,紫金矿业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厂长林文贤等5名高管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被分别判处三年六个月到缓刑不等的刑期;紫金山金铜矿被处罚金3000万元。公司董事长陈景河向记者坦言:“7.3事件对公司管理层心理上有很大的震动,一方面管理层对环保意识方面有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这也使部分同志在承担责任方面有畏惧感。”
“环保关系到紫金矿业的生存,公司伤不起,宁愿多花点钱把环保安全标准进一步提升。”陈景河说。
三年来,紫金矿业共投入资金8.3亿元进行全面系统整改,完成61项整改内容。陈景河向记者透露,实际上,整改内容不仅限于政府或者监管部门要求的部分,所有的整改项目加起来远超61项。
除资金投入以外,紫金矿业还在设计和技术环节加强把关。陈景河介绍,紫金矿业建有自己的研发体系紫金矿冶设计研究院。所有外埠设计单位做的工程方案,都会在公司内部研发体系内重新进行评估。觉得标准还不够或者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对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的部分,公司都主动及时去整改。
据悉,紫金山金铜矿环保系统工程,已得到业界的认可。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将其作为制定新行业标准的参考。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