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铅锌行业大事回顾

2012年11月07日 15:56 393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市场大事回顾

  1、3月24日铅期货上市
  铅期货3月24日在上期所正式上市,首日7个合约挂盘基准价为18350元/吨。铅期货推出后,铜铝铅锌四个约占当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97%的大宗有色金属品种都登陆了中国期市。铅期货上市对于铅企规避风险、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此举将进一步增强国内有色金属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也令中国更有能力争夺国际市场有色金属定价权。
  2、环保风暴席卷铅蓄电池业遭遇整治
  年初开始,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铅酸蓄电池行业环保整治大风暴。截至7月底,全国1930家铅蓄电池生产、组装及回收 (再生铅)企业中,超八成被取缔或整顿,被取缔关闭583家、停产整治405家、停产610家。环保整治对于铅蓄电池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经过环保检查,无证、污染严重、不规范的小企业被淘汰,环保整治促进了产业升级,使行业生存发展环境变得更有序。
  3、再生铅出新政三分之二企业面临淘汰
  8月18日,工信部发布《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从工艺、产能、环保等多个角度对再生铅行业设立了准入条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准入条件推广后,行业内三分之二企业将面临淘汰。近几年来,废电瓶价格居高不下,再生铅企业成本增加,不少企业亏损严重,特别是正规再生铅企业。准入条件有利于正规再生铅企业的发展,国家出台的再生铅行业增值税50%即增即退也利好再生铅正规军。
  4、湖南颁布全国首份有色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治文件
  9月2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这是全国第一个基于有色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治而颁布的省政府文件。《意见》对全省未来5年有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非常具体的目标,并对有色金属产业环境准入做了五个方面规定。有色金属产业一直是湖南省的支柱产业,但湖南有色产业亦存在着发展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环境污染重等一系列问题,湖南省的做法值得借鉴。
  5、重金属污染引起社会关注
  2011年,数起铅、铬渣等重金属污染事件发生,引起社会关注。12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境保护部提出将加快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对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业、含铅蓄电池业进行风险排查,妥善处理解决铬渣堆存等重金属污染历史遗留问题。部分重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已经搬迁,或即将搬迁。
  6、湿法脱硫助推中国再生铅行业环保水平迈上新台阶
  2011年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主要再生铅企业新建项目均采用湿法脱硫技术,浙江汇同电源有限公司绿色全湿法再生铅项目也列入2011年度国家火炬计划,湿式钙法烟气脱硫(湿法脱硫)是成熟、适用、运行稳定常规脱硫工艺,其脱硫效率大大高于干法或半干法脱硫工艺。我国再生铅行业环保水平将因此迈上一个新台阶。
  7、五矿有色金属公司揭牌
  12月16日,五矿有色金属控股有限公司(五矿有色)在长沙正式揭牌,全面投入整合运营,至此,五矿有色实现了钨资源量、硬质合金产能、锑冶炼产能、中重稀土产能、铋资源量五个世界第一,以及铅锌锌冶炼产能全国第一。五矿有色金属控股公司的正式揭牌运营,兑现了中国五矿将其有色业务平台在湘落地并持续推进中国五矿和湖南有色业务整合的历史承诺,标志着双方强强联合、打造世界级有色金属企业迈出了重要步伐。2010年以来,中国五矿已经或即将在湖南省内多个市县投资多个项目。
  8、锌精矿加工费将呈现上升趋势
  2011年国际市场锌精矿加工费持续下滑,从年初的100-130美元/吨下滑到四季度的45-60美元/吨。全球最大的锌生产商 Nystar预计全球精炼锌年产量为1270万吨左右,约有10%被卖至中国现货市场和全球其他地区,其余90% 是在长单项下成交。由于矿山方面不愿将很大比例的精矿在现货市场出售,现货锌精矿加工费应该不会对长单加工费有太大的影响,并估计一直到2013年,精矿及再生产品产量都会超出需求。那些潜在的项目将使得市场过剩局面一直维持到2015年中期。2016年全球消费量将达到1600万吨,2011年 为1250万吨,2016年精炼锌和潜在的项目将使得供应量为1500万吨/年。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