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找矿:走进春天里
——党的十六大以来地质找矿工作综述
2012年08月15日 9:23 14493次浏览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李伟锋
找矿成果,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在中国地质找矿事业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与发展道路的同时,一系列找矿成果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300余处,大宗紧缺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明显提升,铁矿、铜矿等战略资源储量持续增长。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发现固体矿产地近2500个,其中大型以上规模约450个,新增石油地质储量56亿吨,天然气3万亿立方米,新增煤炭资源储量3380亿吨,铁矿71亿吨,铜1656万吨,铅锌3345万吨,铝土矿5.1亿吨,金2226吨。在资源开发强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煤、铁、铜、铝、铅锌和金等大多数大宗重要矿产保有资源储量仍实现了较快增长,其中煤增长了26%,铜增长了19%,铝土矿21%,铁9%,铅23%,金33%。同时,我国分别在南海海域深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在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领域位居前列。
国土资源部相继启动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矿业权实地核查等工作,发现一批重要找矿潜力区,系统分析、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成果,全面掌握了矿产资源潜力、利用现状和管理现状,对于科学评价我国矿产资源潜力、满足国家层面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找矿新机制下的地质勘查市场投资活跃。找矿投入从国家单一投入到财政投入与商业投资,投资比例由“十五”时期的“七三开”变为现在的“三七开”,基本形成了以社会资金为主的多元化地质找矿投资格局。地质勘查年总投入已经突破1000亿元,中央、地方两级地勘基金总规模已达130多亿元。
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在世界多个国家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三大石油公司、武钢、中钢、五矿、中铝、中国有色、江西铜业等成为“走出去”的主要力量,民营企业、地质勘查单位也在国际矿业领域崭露头角。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