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高端访谈:有色金属工业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上)

———访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总经理费子文

2009年09月08日 10:11 1393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新闻图片200988106481252375608171_8683.jpg

  
  人物简介
  费子文,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副部级)。
  1949年在重庆读书时,费子文就在党的领导下参加了当地“反饥饿、反内战、争生存、争温饱”的学生运动和党的地下外围组织。1950年夏,受东北工业部的招聘,进入到有色金属工业系统。先后在沈阳东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吉林夹皮沟金矿、苏联有色矿山、辽宁杨家杖子矿务局大北岭矿、山西中条山有色公司和江西铜业公司等单位工作,由一名普通的矿山坑口见习技术员一步一步走到有色金属工业系统的最高领导岗位。
  1983年4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邱纯甫任董事长、党组书记,费子文任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三年后董事会到届,总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费子文任总经理、党组书记至1994年末。


  在我国现有的124个产业门类中,有113个产业都要使用有色金属。有色和钢铁、电力、建筑、机械制造、电子通讯、国防军工及许多新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密切相关,其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8年,全国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2520万吨,连续七年居世界第一,其成就之辉煌,获国内外公认。回头看看,经过战乱后的三年经济恢复,1952年全国有色金属产量仅7.4万吨,现在已是那时的340倍。形象一点说,当年的年产量大体相当于2008年的日产量。
  回顾过往,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和其它工业一样,都走过了新中国初期的恢复、建设以及1978年后的大发展这些阶段。此后,中国经济开始了伟大变革,有色金属工业也进入了最为辉煌的发展阶段。
  在此后的30年中,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实现了从产品短缺到产量、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的转变,实现了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实现了从主要技术依赖进口到开始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转变……
  光阴荏苒,岁月匆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09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峥嵘岁月。60年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情形令人痛心,但在共和国成长的60年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建设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支持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用自己的方式为共和国建设书写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中国工业报记者走访了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第一任总经理费子文,带您回顾共和国有色金属工业60年的变迁。
  中国工业报:您受聘于当年的东北工业部后,并没有选择留在沈阳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而是选择了条件艰苦的一线矿山,这是为什么?请您描述一下当年一线工人工作的情形,让今天的后辈们了解那些为共和国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第一代创业者。
  费子文:以李华(原中央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局长)和高扬文(原冶金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等同志为代表的一批老前辈艰苦创业,为新中国的有色金属工业打下了基础。目前,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辞世,但他们当年设定的全国有色金属工业格局,包括地质勘探、设计、科研、教育、施工和一大批工厂、矿山,几十年里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他们之后的两三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下,在国家经济形势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使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受东北工业部招聘后,我被分配到了沈阳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由于感觉在机关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在我的一再请求下,组织终于同意我到生产一线工作。于是,我到了吉林夹皮沟金矿,在那里做了一名普通的坑口见习技术员。
  那时候的矿山井下,没有任何的通风防尘和劳动保护设施,全部是干式凿岩。职工们的防护意识也比较薄弱,我现在的矽肺病就是那时候得的,这是长年在矿下工作易得的常见病。与矿山打交道的工作往往是高负荷的,我们每天在矿洞里工作好几个小时,下班回来就睡在一百多人的大炕上,半夜起来后常都找不到原先睡的地方。下井穿的衣服回来照样穿,更不能洗澡,每天的伙食就是窝窝头和土白菜。
  建设山西中条山的时候,许多人都睡在荒山野岭中一些简陋的农舍。夜晚耳边时不时的会传来狼叫,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寒风刺骨,条件十分恶劣。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恢复工作,首先从东北地区开始。1946年,黑龙江省解放区恢复了乌拉嘎、鸵腰子、漠河等处的黄金生产,并分别设立金矿局,1950年左右恢复了一些日寇留下来的冶炼企业。
  在接下来的“一五”时期,有色金属工业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如在156项全国重点建设工程中,有色金属工业占13项。经过“一五”时期的大规模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初具规模,产量由1952年的7.4万吨,上升到1957年的21.45万吨,并拥有10万~115万吨的后备生产能力。

[1][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kitt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