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亿,科技投入还不够

——访全国人大代表屠海令

2012年03月19日 10:0 153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特派记者王爱慧报道   作者:

2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1年国家在支持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中,中央预算投资安排了150亿元,且支持了4000多个项目,带动总投资3000亿元。2012年将该投入预算增加到160亿元。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屠海令认为这个数额还不够,还应该再增加。
  他说,近几年,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以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强核心竞争力。2010年世界经合组织公布的R&D/GDP数据显示(本报注:R&D译为科技研发投入值):以色列是世界最高为4.25%, 其次是芬兰为3.84%, 韩国为3.74%,瑞典为3.42%, 丹麦为3.06%, 美国近期将达3%, 德国为2.82%, 法国为2.26%。而我国“十一五”期间确定2%的指标还没有完成,2011年仅为1.83%,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在我国GDP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政府投入占30%左右,企业和社会投入占70%左右。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事实上相当数量的新技术、“颠覆性”技术,都是企业长期技术创新和研发试制的结果,到需要时作为新产品、变革性产品推向市场,甚至可以引导市场,引导消费。为进一步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屠海令代表建议:
  首先,国家应大幅增加政府专项技改资金,并向中小企业倾斜,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企业技术升级,产品更新换代以及延伸产业链,拓展国内外市场。这类技改资金可以带动企业加大技术投入,促进产业改造升级,激发小微型企业创新活力,是以较小的代价和较快的速度优化存量的有效方式。
  其次,全面认真落实已有的企业科技投入的减免税政策。据了解,国家税务部门目前仅对企业的研究经费给予减免税,而对于研究及实验所投入的设备、仪器等硬件设施则不予税收减免,通常这部分设备仪器占企业技术创新费用的大头,且相当长的时期内不能形成经济效益,从而加重企业负担。屠海令代表建议在查实的前提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硬件部分予以免税处理,营造良好环境,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再次,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足够重视研发工作。他说,作为一名企业家要有足够的忧患意识和超前意识,不要等到市场上先进的产品面市,才开始“抓狂”,孰不知别的企业十几年前就已经在着手研发了。比如,日前网上消息称韩国正在研究一种镁合金制作的耳机新产品,特别轻巧漂亮,而且音质也非常好,有可能在几年后推向市场,如果到那时我们再研究就已经没有我们的市场了。所以企业家要有真正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的使命,必须不惜科研代价,企业才能永葆青春。
  屠海令代表还认为目前用影响因子(本报注:即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评定论文质量并不科学,而且还影响到好的科研成果不能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我们应该发扬三个创新的有机结合,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屠海令代表认为,两会后或许会有相关政策出台,扭转这一“误区”,使产学研良性运转,科研创新成果落到实处。
  屠海令代表说,在有色行业科技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需要做好,即存量优化和增量鼓励。存量优化就是将现存的落后生产技术升级改造,增量鼓励就是指使引导新增资金进入科技创新深加工高端领域,这样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又可以优化产业链,增强行业国际竞争力,积极改善产业格局。
  总之,“技术创新就是一个企业和一个产业的灵魂,没有技术创新,企业何谈未来?”屠海令说, “ 只有加大财力、物力和人力的科技投入,企业才有明天。”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