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行业在逆境中寻觅变局
2011年12月15日 9:5 10636次浏览 来源: 期货日报 分类: 铝资讯
电解铝行业抗风险能力堪忧,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从我们对电解铝上下游分析的情况来看,未来4—5年内,下游需求将逐渐从高速化增长向平稳增长回归,建筑、汽车、电力电缆年均铝消费量分别为692万吨、415万吨、263万吨,合计年均增量为137万吨,三大终端消费的年增幅约在8.4%、19%和7%。而新增供给因受到资源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新产能投放市场的时间也面临许多不确定性,总体供需面呈现宽松平衡。
伴随着供需面的渐变,长期处于低利润的铝行业或将面临结构性的调整。从历史来看,除了2005—2008年行情较好以外,电解铝的价格基本保持在15000—18000元/吨的狭窄区间内窄幅振荡。考虑到持续上升的各项成本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电解铝生产厂商的利润空间已经被大幅压缩。从长江现货价和凯投咨询计算的全国电解铝平均成本来看,从2009年的11月至今,有12个月份电解铝现货市场的价格运行在成本线下方,即有一半的时间,电解铝厂都是在亏本经营。若是不考虑实际交易时的升贴水和产量的变化,过去两年内电解铝厂的平均盈利仅为47元/吨。
但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电解铝厂在生产发生亏损的情况下,宁可采取硬扛的措施也不会考虑减产。因为电解槽一旦停产,重启不仅减少其半年的使用年限,而且还需要大量的冰晶石作为电解质,若加上其他费用,重启一台电解槽总成本在30万元上下。而一个电解槽每天的产量若估算为1.5吨,即使生产的亏损幅度达到了1000元/吨,只要不是连续亏损200天以上,就比停产亏得少。我们调研的铝厂,有一些已经开始自发囤货,减少出货规模,这可以说是用另一种办法来减少电解铝的供应。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产能的扩张和成本的增加,缺乏抗风险能力的电解铝行业已经面临着全行业结构性调整的关口。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铝厂一方面可以向上游发展,寻求廉价的资源和能源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则可以向下游延伸,通过增加生产中的技术含量来提高收益,减少铝价波动对经营造成的影响。虽然电解铝企业现在的日子比较难捱,但是这个需求不振的冬季也恰好是整个行业调整整合的大好时机。通过优胜劣汰的行业调整,那些生产工艺落后、高耗能、高成本的企业将被淘汰,这对于整个电解铝行业来说未免不是一件好事。而从期货的视野来考虑,现货企业在当前行情不好的时候,与其是囤货惜售,倒不如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可以更大程度的保障自身利益。现货企业可以正常出售产出的电解铝,而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做一个相应规模的头寸,建立一个虚拟的库存。这样无论未来的铝价是涨还是跌,获得的盈亏基本上和囤积现货是一样的。以现货铝价16000元/吨为例,期货就算5倍杠杆,所占用的资金也就是3200块钱,如果贷款的利率按照一年9%来计算,一个月现货,现金成本是120元,期货市场就是20元,节约了100元。
综上所述,虽然现今电解铝行业遇到了很多问题,但若能把握好这个契机,充分利用市场上现有的金融工具,积极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进行结构调整和整合,那么在需求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铝行业必定能够拨云见日,继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