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铝常州公司扭亏为盈创佳绩

2011年06月20日 9:43 975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创新管理,强化考核,致力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多年来,“亏损—低收入—工作消极—更加亏损”的恶性循环使常州公司几乎亏完了资本金。为了加强管理,自2003年起,公司开始对各单位实行经济责任考核,每年10月份对下一年度的指标进行讨论分解,并与全员的收入挂钩(车间员工与质量、产量、成本等指标挂钩,实行计件工资制;营销人员与销售量、回款等指标挂钩,实行上不封顶、下不包底的销售提成制;后勤管理人员与公司业绩挂钩,实行岗位工资加绩效工资制;公司管理层收入由关铝股份考核确定),此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大大提高了全体员工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各项工作不断进步和水平的提高,如;亲水铝箔电耗指标从投产时的650度/吨降到现在的365度/吨,综合成品率由98%提高到99.3%,并连续3年保持行业第一名。
  开展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10年来,常州公司大力开展技术创新,致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并把“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作为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金钥匙”,发动全员参与,深入开展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活动。在设备产能、产品质量、节能减排、成本降低等方面,每年的技改项目大小多达10多项,如,电工圆铝杆产品是公司坚持了10年的微利粗加工产品,之所以能坚持下来与不间断的小改小革是分不开的。由于产品附加值低,他们就向铝箔轧制厂家学习,由公司总工、技术员消化吸收后,自己设计、自己组装,分别完成了自制陶瓷过滤、在线除气、硼钛送丝机等,并把铸轧、热轧的技术移植到铝杆生产中,进行适度的改革,以便用较低的成本获取最佳的产品品质。这种学习、吸收、自己设计、自己组装的小改小革在公司3个产品的生产线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体现。如:2008年的铝箔涂层线改造、铝盘管预处理改造、铝杆提速技改等;2009年的铝箔涂层线提速、铝盘管模具的改进、铝杆的无油杆改造等;2010年的铝箔烘箱密封改进、铝盘管检验工艺改进、废气处理改进等。这一系列技术创新在生产工作中的应用,使得设备产能、产品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电耗、成本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如亲水铝箔加工成本由2008年的1942.78元降到2010年的1458.63元;铝盘管加工成本由2008年的2360.02元降到2010年的1950.56元。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