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业7年战略转型之路
2011年06月14日 14:27 1496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铝资讯
传统的铝业能否迎来春天?
虽然中铝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多金属的战略目标,但是,铝业始终是其无法丢掉和忽视的主营业务。但是,中国的铝行业由于生产成本高企,以及产品过剩,导致行业内企业的利润低下。
2007年4月30日,中国铝业在上交所上市。之前,中国铝业已经在美国、香港两地上市。中国铝业上市的同时,换股吸收合并了旗下山东铝业和兰州铝业两家上市公司。上市后不久,又换股吸收合并了上市公司包头铝业。自此,中铝对于传统主营业务铝业的整合基本完成。
上市后,中国铝业的净利润逐年递减,2009年更出现了亏损,亏损额高达46亿之多。而当年,其母公司中铝的亏损额高达72.5亿,其中,有超过一半多的亏损源于中国铝业。
中铝在2007年曾以高达200亿元的年利润挤掉宝钢,成为国内冶金行业央企利润的排名老大,但2008年却亏损了68.16亿元。2009年继续亏损,亏损额高达72.5亿,成为当年亏损额最大的央企。短短两年,从高峰跌入低谷,转变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铝业的不景气是中铝发生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铝业在上市后,通过大规模并购,成为国内氧化铝、电解铝市场上的绝对龙头。但高速扩张的背后,是铝业的成本高企、产能过剩,以及管理低效。这些隐患在金融危机以及后危机时代体现得更为明显。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也揭示,中铝自建和收购的10个电解铝、氧化铝等项目,未经国家核准或未通过国家环保验收,截至2008年底,项目累计投资达92.81亿元。
为了避免在“铝业”这一棵树上吊死,中铝从2004年就开始向多金属的战略转型。但是,在转型的过程中,中铝更注重向铝之外的金属,如铜、铁矿石、稀土等金属产业领域扩张,但对和铝业成本关系密切的煤、电等能源行业却不够重视。结果,大多数对铝之外金属的投资无法在短时间内进入投资回收期,铝业的利润空间又不断压缩,以致造成连续两年的巨额亏损。
2009年巨亏之后,中铝便意识到铝业降低成本的重要性。要降低铝产品的成本,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降低铝土矿原料成本;降低煤和电等能源成本。中铝正是从这两个方面去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
由于我国的铝土矿资源面临枯竭,中铝一直致力于与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寻求合作。熊维平称,2011年中铝将继续推进东南亚铝土矿、几内亚西芒杜等海外项目。
中铝从去年开始大力推进煤电铝一体化。一方面通过加强和电厂的合作,利用直购电协议减低用电成本,另一方面,将业务延伸到煤炭领域。今年初,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与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煤炭资源和非煤矿产资源勘查、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3月,中铝与唐山嘉华集团签署共同开发罗川煤矿合作协议。中铝和嘉华集团将共同出资组建甘肃华阳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携手开发罗川的煤炭资源。
另外,中铝在铝业上也继续贯彻“国际化”战略。中铝近年来的铝业对外合作项目的目的主要有:取得铝土矿;利用当地便宜的能源;生产国内已经过剩的电解铝,满足当地需求;合作生产利润较丰厚的铝型材;等等。
2010年,中国铝业和中铝都实现了扭亏为盈。中铝的高层以及一些投行都预言,中铝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但愿中铝早日走出战略转型的阵痛期,成为“大而强”的“企业巨人”。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