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对冲基金做多中国电荒 豪赌铝金属期货
2011年06月07日 13:51 10184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铝资讯
4. 下一个目标--“精铜”
随着国内电解铜使用比重大幅增高,一度被对冲基金抛弃的“铜”,再度被国际对冲基金推到中国电荒概念投资潮的最前沿。
围绕中国电荒,对冲基金还在找到新的“突破点”,张刚即将离开中国时,他找了需要的满意答案。
过去一个月他跑遍浙江很多用钢企业,调查中国电荒时期的铜供需状况变化。很快,他发现一个意外收获:多数铜加工企业开始增加电解精铜的使用比例,废铜反而使用比例在快速下降。
在浙江调研期间,他访问近30家铜材加工企业,发现超过半数企业的废铜采购占比从去年的60%降至30%,“据企业反映是可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取消导致废铜使用成本增加,让他们转而采购电解铜。”
不过,让他最心动的,则是电解铜的旺盛需求似乎还将维持一段时间,“5月中旬废铜价格一度高于精铜,有些企业反映电解铜的报价高于废铜500元/吨,都未必能拿到货。”他告诉记者,“这是值得关注的信息,投资团队需要重新讨论是否增加COMEX精铜多单比重。”
过去6周,随着全球铜价冲高回落,张刚所在的商品投资型对冲基金基本清空了COMEX精铜的多头头寸。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当周,管理基金持有COMEX期铜净多头部位仅为2700口(1口为25000磅),较六周前的28030口大幅减少近90%。
如今,随着国内电解铜使用比重大幅增高,一度被对冲基金抛弃的“铜”,再度被国际对冲基金推到中国电荒概念投资潮的最前沿。
不过,张刚发现的“秘密”,大型投资银行似乎早已先知先觉。
麦格理集团分析师刘博雅此前指出,中国的铜库存量最近一直在下降,这说明铜消费在增加。而废铜价格对精铜的折价越来越少,替代性也在减弱,正增加中国市场的精铜需求。
而且,投资银行早有布局。
CFTC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当周,与对冲基金大幅削减多头头寸相反,以投资银行为主的掉期交易商过去6周的精铜净多头头寸从33443口猛增至43463口。
只是,投行银行对精铜期货的买涨理由,相当“简单”。刘博雅此前表示,未来3年全球铜缺口将在80万吨左右,加上开采成本提高,铜价仍将维持高位。
在张刚看来,投资银行瞄准的是资本市场的炒作预期,“在全球对冲基金投资领域,围绕中国电荒投资潮的热度依然不减,一旦夏季中国用电高峰期来临,中国精炼铜供应缺口增大话题,很大程度会成为看涨中国需求的对冲基金抬高COMEX精铜期货价格的重要推手。”
何况,投行大举买涨COMEX精铜背后,并不愁“中国买家”。
“3月份,市场还传闻上海保税区仓库铜库存存在70万吨铜,但仅5月份据说已下降了10万吨。”一位上海铜进口商告诉记者,“目前铜进口能否弥补库存下降,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他看来,近期中国央行将期限在90天(含)以下已承兑未付款远期信用证和90天(含)以下海外代付行为纳入境内机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管理,直接导致大量以融资为目的的铜进口贸易大幅萎缩,以往上述以融资为目的的铜进口约占进口总量30%-40%。
这给投资银行带来了一次难得的套利空间。
最新海关数据显示,中国4月精炼铜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下降48%,环比下降17%,至160236吨;前4个月,中国进口精炼铜756199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9%。
“一旦围绕国内铜现货补库存,及(电荒背景下)中国铜供需吃紧炒作行情开启,COMEX精铜期货价格涨幅有多大,将决定提前布局者的溢价红利有多高。”张刚分析说。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