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国资改革:央企“迎娶”地方国企对价不菲

2010年05月25日 8:20 1242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中铝“兵败”大冶有色
  更多的主动毁约者是地方政府,其目的是希望获得更多的投资和利益。
  湖北省就曾“毁过约”。为了发展铜业板块,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在并购云南铜业集团之前,已先行试图收编湖北省大冶有色金属公司。
  “我们之前跟湖北大冶有色谈过,后来谈失败了。”中铝一位管理层表示。
  2004年10月1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铝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湖北省将其所持有的大冶有色金属公司87%净资产划转给中铝,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成为中铝的控股子公司。
  作为回报,中铝计划在大冶投资控股建设10万吨高精度铜板带项目,根据发展规划支持大冶公司开发铜矿资源,对现有铜冶炼设备进行改造,使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但是,4年后,另一家央企拿出了比中铝更让湖北省满意的重组方案。湖北省政府转而牵手三峡总公司。
  2008年6月28日,三峡总公司与湖北省政府在武汉签署有色金属合作开发协议,宣布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将引入三峡总公司进行战略重组,并争取企业在两年内上市。
  根据协议,三峡总公司控股的长江电力(600900.SH),将通过全资子公司长电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先期出资10亿元入股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旗下的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重组后湖北省国资委方面将继续保持对大冶有限的绝对控股权。
  湖北省只是将合作方从一家央企换成了另一家,有的地方政府索性直接将央企踢开,自己主导。
  2009年,央企宝钢集团被迫从河北省撤离。2007年5月10日,邯钢集团、宝钢集团在河北组建了邯宝钢铁,各占50%股权,总投资 193.68亿元建设460万吨钢的精品板材基地。但是2008年6月,唐钢集团和邯钢集团组建河北钢铁集团后,宝钢只能退出了邯宝钢铁。
  这让宝钢董事长徐乐江后来无奈地表示:“区域性防御性并购阻碍了钢铁产业布局。”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