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作者:张雅珺 2009/6/29 12:50:00

有色金属协会副会长认为,落后产能的淘汰伴随着产能增加,地方对有色行业的投资热情依然不减,产能越淘汰越增加

作者:黄康 周丽敏 2009/6/29 9:53:00

作者: 2009/6/29 9:46:00

作者: 2009/6/29 9:20:00

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官员表示,收储使中间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随着有色金属价格反弹,国家不会继续收储

作者:宋雪莲 2009/6/29 8:57:00

中国的企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跃跃欲试。

作者:吴玮 2009/6/26 11:21:00

“部分产品产能过剩,产业布局亟待调整,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资源保障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再生利用水平较低,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这些都是在近来这场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内在矛盾。

作者:滕晓萌  2009/6/26 11:15:00

作者: 2009/6/26 8:57:00

  经国家科技部认定,乌鲁木齐市成为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2015年,乌市有色金属材料产业计划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作者: 2009/6/25 11:32:00

有关专家日前表示,矿山减产或项目缓建将缓解有色金属市场过剩局面。在经历了这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有色金属矿业开发将进入一个新的理性发展时期。

作者:邹声文 张宗堂 2009/6/25 10:48:00

作者:韩哲  2009/6/25 9:38:00

国内矿业强烈呼吁资本化提速铁矿石谈判步履艰难,让国内建立矿业资本市场的呼声再起。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提出了“加速矿业资本化”的观点,认为矿业资本市场虽然不是万能良药,但是肯定会改善当前国内矿业企业的弱小局面。

作者:撰稿 Andy Home 编译 乔艳红/艾茂林/徐文焰 2009/6/24 9:53:00

作者:高健  2009/6/24 9:32:00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