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跨国海外并购 中国企业在“博弈”中成长

2009年06月26日 9:18 12902 来源: 新华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6月26日消息  目前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越来越多地向跨国并购、参股、境外上市,这是大势所趋。我国宏观经济状况较好,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企业跨国竞争力有所提高,适当加快对外投资特别是并购步伐,此其时矣。


  ==2009,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


  失败
  ■中铝与力拓195亿美元交易夭折:中国铝业公司6月5日确认,力拓集团董事会已撤销对今年2月12日宣布的195亿美元交易的推荐,并将依据双方签署的合作与执行协议向中铝支付1.95亿美元的“分手费”。
  尽管澳大利亚政府一再强调力拓毁约是市场行为,但回味中铝和力拓从一开始即“枝节横生”的交易过程,经济层面之外的因素依然醒目。

新闻图片200952696561245978416375_2968.jpg

 
  · 分析:力拓为何与中铝分手:根据中铝和力拓今年2月12日达成的协议,中铝将以72亿美元认购力拓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投资123亿美元收购力拓核心矿业资产的部分股权,并将获得力拓董事会的两个席位。那么,力拓为何宁愿支付巨额分手费也要中止与中铝的协议呢?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敲响警钟:面对中铝海外并购失利,业内专家认为,中铝的失败已经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敲响警钟。面对其他国家对中国、特别是国企投资苛刻限制这一“潜规则”,国企亟待在战略和战术等方面进行提高。
  · 三点解读力拓毁约:第一,力拓,一个资源性大鳄,可能感受到全球经济回暖的迹象了。这可能真的释放了全球金融危机见底的一个小小信号。第二,2009年,或将成为中国海外并购的“元年”,不用害怕这次失败,因为一切才刚刚开始。第三,如果说力拓干预“抛弃”中铝,有人猜测说全球金融危机可能要到底了,但不用猜测可以看到,冷战思维还远没有结束。

 
  == 网友讨论:中铝并购失手,指责别人不如检讨自己==
  假如中铝当初在与对方签订合同时,能够对合同的风险有足够的认识,把合同的违约金提高到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金,恐怕事情的结局又是另外一个样了。
  中铝过于有信心的表现之一,就是没有“防小人之心”,对于对方可能的犯规防范不足,在谈判中没有尽可能地锱铢必较,在整个谈判过程中一直未能主导事态的发展与结果,“刀柄”一直握在对方手上,进退的主动性一直在对方。

[1][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