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发布有色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2014年11月03日 15:28 12770次浏览 来源: 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电解铝产能过剩。
2013年,山东省电解铝产能933万吨,产能利用率72 %。全国电解铝产能3000多万吨,产能利用率71%,处于严重过剩状态。
(二)铝、铜加工比率低。
2013年山东省电解铝产量672万吨,铝材产量878.5万吨,铝材与电解铝之比为1.31,与先进省份相比差距明显。山东省铜材与电解铜之比为0.62,与先进省份相比差距较大。山东省铝材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同电解铝占全国总产量比重相比,低8.3个百分点;山东省铜材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与电解铜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相比,低10.2个百分点,表明山东省铝、铜材加工能力与先进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
(三)原料资源对外依存度高。
目前我国铝原料的对外依存度超过50%,铜原料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0%;山东省铝土矿采购100%依靠国外、省外市场,矿产铜85%依靠进口,容易受到市场形势变化、国际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干扰,影响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稳定发展。
(四)电解铝能耗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山东省铝冶炼能耗总体上好于全国平均,但有的企业能耗还较高,氧化铝综合能耗比先进水平高41 kgce/t;电解铝综合能耗比先进水平高125 kgce/t。
(五)环保工作力度不够。
电解铝违规建设项目多,没有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铝行业规范条件》要求的污染物排放在线自动检测设施不完善;企业没有建立定期向社会公告检测结果的制度;还没有建立污染物排放量上报统计体系,部分企业排放总量与允许排放量存在一定的差距。
(六)高端人才缺乏,研发投入低。
山东省有色金属企业多数是民营企业,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综合管理人才和高水平技术工人,特别是在新项目建成之后,高端产品开发和高水平技术岗位更显人才不足。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约1.0%,企业技术研发创新能力较弱,在高端产品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或其他厂家不可复制的产品很少,大部分属于跟踪开发。
三、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
(一)发展环境分析
“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有色金属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逐步恢复增长,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为全球有色金属产业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围绕资源、市场、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从国内发展环境看,“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发展,内需进一步扩大。交通、能源、保障性住房、城镇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工程继续实施,有利于促进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的推进,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和任务,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日趋强化,迫切要求有色金属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实现转型升级。
(二)产业发展趋势
1、规模化集团化是企业发展方向。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市场对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有色金属产业由数量增长为特征的初级发展阶段,转变为以提高产品质量、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依靠综合实力参与市场竞争的新阶段。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一部分生产工艺技术领先、质量过硬、创新能力强、管理先进的企业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随着产业内部整合,有色金属产业重组兼并将加快,单一企业向着煤—电—铝—铝加工一体化联产的集团化方向发展。
2、技术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有色金属产业已经进入从高速发展向中低速发展的换挡期,加快创新步伐越来越成为全行业的共识,技术创新将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国家产业政策将加大对有色金属产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高性能专用铜、铝材生产工艺的研发,支持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出口;鼓励企业完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
3、推广环保绿色生态冶炼,发展铜铝材中高端产品。铜铝冶炼是高能耗行业,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必须在高效节能的基础上发展才能符合时代的潮流,才能具备市场的竞争力。加强环保实现绿色生产不仅是政策上的要求,更是市场的要求。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铜、铝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空间逐渐加大。随着交通运输工具的轻量化、电子电力产业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铜铝材在我国工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中、高强度的工业铜、铝型材、管棒、带材的需求仍保持快速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广节能建筑,大规模进行旧城改造,特别是国内二三线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市场将逐渐成为铝型材消费的主要市场,具有优良节能效果的隔热铝合金产品应用广泛。
(三)市场需求预测
从“十二五”到2020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着力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色金属需求仍保持一定的增长,但与“十一五”相比,增速将明显放缓。据预测,到2015年,国内十种有色金属表观消费量4900万吨,其中精炼铜970万吨、电解铝2400万吨;到2020年,十种有色金属表观消费量6200万吨,其中精炼铜1200万吨、电解铝3000万吨。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