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新常态” 开创新未来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三届八次会长会上的讲话(摘要)
2014年08月26日 9:16 1192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 陈全训
另外,化解过剩产能还涉及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这类问题在我们电解铝行业也比较普遍。像贵州铝厂,上世纪90年代就承担着安置其他企业的职工以及征地农村人口的任务,现在企业员工量大、技能单一,还有2500多名单职工、单亲家庭、低收入、工伤等员工,生活非常困难,企业负担很重,不能一下子推给社会。贵铝提出“三退三进”,即退城进园、退二产进三产、退低端进高端。但这样的老企业,提出了自己的思路,还需要方方面面政策的支持才行。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行业不仅电解铝产能过剩,铜、铅、锌、镁等冶炼产能,普通铜、铝加工产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剩。2013年仅铝加工项目投资1570多亿元,施工项目有840多个,到处是工地,连轧1+3、1+5,双机架、三机架、五机架,以及4500吨以上大型挤压机的总量,超过国外所有国家的总和。铜板带生产能力已有300万吨,在建还有100万吨,1/3的能力不能发挥。这种现象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提前采取措施,狼来了再筑篱笆就晚了。
关于科技创新
协会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重中之重,最近又一次召开全国有色金属科技工作会,分析了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当前,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抓住重大政策机遇。从总体上看,我们已经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阶段,进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阶段,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依赖思想、吃老本的思想,树立二次创业的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自主创新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非常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今年的议题之一就是制定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务院分析经济形势时,李克强总理提出,稳增长关键是有效投资,但现在投资项目储备不是很充足。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集成电路材料70%是有色金属,目前绝大多数依赖进口。工信部就实施国家“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征求协会的意见,要求协会尽快提出一批有利于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的技改项目。协会提出了一些项目,但有些企业因为没有项目储备,一时也拿不出。今后这种机遇还会有,国家将加大对新兴产业、关键材料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企业一定要超前谋划,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项目储备,抓住这些重大政策机遇。
第二,增加投入,加强协作。2013年,有色行业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0.85%,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但还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我们这次科技工作会提出,“十三五”期间研发投入力争达到3%。研发经费从哪里来?无非两条渠道,企业自有资金和利用外部经费。据中科院统计,我国科研机构的经费中,30%~40%来自财政拨付的事业费,60%~70%来自各类项目经费。但科研项目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和分配,有一些同市场需求脱节,企业要研究如何把这部分研发力量好好利用起来,主动进行对接,让这部分研究资源为行业发展服务。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