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新常态” 开创新未来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三届八次会长会上的讲话(摘要)
2014年08月26日 9:16 1192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 陈全训
关于化解产能过剩
中央领导一直十分重视化解产能过剩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再次强调,要把化解产能过剩问题作为重点,这不仅关系节能,而且关系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上半年协会调研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省份,总的感觉是,化解产能过剩已经取得明显进展,2013年和今年一季度,全国电解铝已停产和减产产能337万吨,其中176万吨永久退出市场。但一些地区新的电解铝产能还在继续增加,确实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化解电解铝过剩产能,现在剩下的主要是“硬骨头”,要想新的办法,综合施策,才能搞下去。怎么啃“硬骨头”,主要有几个问题:
第一,积极推进行业自律。我们在调研中感到,行业自律是解决产能过剩的一条有效途径,如果各个地方还都从自己的角度想问题,最后还是要由全行业来承担这个成本。化解过剩产能,首先要从源头上治理,必须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一些地方确有优势,适度发展也要建立在等量或减量置换基础上。对已经形成的存量产能,在还没有找到有效解决途径的情况下,就是要加强行业自律。现在留下的电解铝企业,大部分是技术先进的企业,电价成为主要竞争手段。我们调研时,企业都希望在当前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电价,给企业喘息机会,还有的企业希望在全国推广部分省份已经实行的局域电网。近来,一些地方通过各种方式,电价有所下降,这些办法固然短期内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困难,但长期来看可能并不利于化解过剩产能。现在一些企业普遍比较困难,我们感到搞行业自律是个机会,也是有动力的。4月份协会向国务院建议,建立由协会牵头、企业自愿参与的行业自律平台,政府指导,企业自愿,在综合考虑质量标准、节能减排和市场需求、价格等因素的基础上,由协会组织企业进行协商,确定电解铝产能和产量控制目标;同时将差别化的电价和金融政策,同企业自律行为挂钩,搞企业“红名单”和“黑名单”。
第二,努力为企业低成本退出创造条件。化解过剩产能,不可避免地要退出一批没有竞争力的企业,目前部分过剩产能的退出渠道仍不畅通,即使企业想退,往往地方政府也不让退,因为电解铝一关闭,上游影响资源能源企业,下游影响加工应用企业,左右影响银行和电网,还影响地方的收入、就业和社会稳定。还有相当一部分产能刚刚形成,还没有盈利,债务无法偿还,不少债务还是企业之间互相担保的。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反映,过剩产能退出,对于人员如何安置、退出后损失的财政收入如何弥补、资产和债务如何处置,缺乏可操作性的配套措施。1998年,围绕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脱困,国家在破产退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记得当时有再就业中心、三把杀手锏等强有力措施。看来现在还需要类似全局性、综合配套的措施。
第三,继续抓好扩大应用。随着技术进步,扩大应用还可能出现新的增长点。比如,最近有几家媒体报道铝空气电池技术取得突破,美铝和以色列一家公司研制出的铝空气电池,体积不大,重量轻,比能量大,寿命期间不用充电,一次寿命可以行驶1500公里以上。而且废料可以回收利用,无毒、无害、无排放。与传统铅酸蓄电池相比,铝空气电池的比能量是铅酸蓄电池的8倍以上。而且由于电池质量大大减轻,可以减轻车辆自重,延长行驶里程。类似这样的新方向,协会要注意跟踪,企业更要密切关注。最近几年,我们推进“以铝代钢”、“以铝节铜”、“以铝节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将来是否能够实现“以铝代油”?如果这样的应用能够取得产业化成功,也可能是能源工业的重大突破,对扩大铝的应用作用巨大。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