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寒冬中的学术盛会
——第十四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大会侧记
2014年08月22日 9:2 8693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8月19日~22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共同承办的第十四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大会在“春城”昆明如期召开。这是20年后,作为全球三大矿床学术会议之一的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大会再次来到中国。
20年前,也是8月,来自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地质学家齐聚北京,参加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主持召开的第九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国际科学讨论会。这是近几十年来国际性大型矿床学术盛会首次与中国结缘。
时隔20年,国际矿床学界新老朋友再次聚首中国,就“矿产资源:发现与利用”这一主题共同研讨。激烈、直接、新锐——全球矿床学家们的知识交流与思想碰撞就在这样的节奏中步步深入。
矿业寒冬中的学术盛会
8月19日上午,来自中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18个国家的7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研在致辞中表示,资源与环境是全球关注的两大主题,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道路,也是中国政府既定的发展方向。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重大转型期,生态文明建设已提上日程,国际经济、资源和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矿产资源安全和矿业发展面临新背景、新形势和新挑战。
近20年来,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推动着矿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球矿业市场的繁荣,中国矿业市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家关注的目光。同时,中国矿产资源消费也达到空前程度,成为多种大宗矿产资源消费世界第一大国。因此,矿产资源的寻找和勘探仍然是国家保障资源安全和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众多矿业企业、地勘单位一直面临的难题。
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主席、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毛景文表示,矿产资源的寻找与勘探越来越多地依靠于矿床学理论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随着地质找矿工作从地表露头逐步转移到找隐伏矿,找矿突破难度日益增大,这就更需要凸显矿床学理论研究成果对找矿勘查的指导作用。
但在当下,全球矿业步入寒冬,找矿勘探工作和矿床学研究在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对此,毛景文表示,面对新形势,矿床学研究更能凸显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的重要性。本届大会在此背景下召开,必将成为全球矿床学家交流新思想、新技术、新成果的重要平台。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