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矿业绿色发展 透过雾霾看矿业发展
2014年06月26日 16:24 8827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近年来,中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以雾霾大面积频发为特征的大气污染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数据显示,2013年,74个城市的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72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118微克/立方米,平均达标天数占60.5%,轻度污染天数占22.9%,中度污染天数占8%,重度及严重污染天数占8.6%。2014年第一季度,74个城市空气平均达标天数占53.1%,轻度污染天数占24.0%,中度污染天数占9.8%,重度污染天数占9.9%,严重污染天数占3.2%。
严重雾霾天气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如何有效治理雾霾?在治理的过程中,矿业行业又有哪些机遇与挑战?
向粗放式发展亮红灯
雾霾是由于高密度人口的高强度经济社会活动排放大量烟尘和各种颗粒物,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而形成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是大气处于污染状态的表现,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雾霾对人体健康构成直接危害,增加了人们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能进入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排出;细颗粒物(PM2.5)则可以进入肺部和心血管系统,并吸附有害物质,引发哮喘、肺癌、心脑血管病等多种疾病。
燃煤、机动车尾气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环境保护部对2013年74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空气污染相对较重区域;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尤为严重,该区域13个城市中有11个城市排在污染最重的前20位;煤烟型污染、汽车尾气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叠加导致的复合型污染特征突出。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2013年,我国煤炭消费量达36.1亿吨,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达65.7%,约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50%。这36.1亿吨煤炭燃烧大致会产生4000万吨烟尘、3000万吨二氧化硫和2600万吨氮氧化物,仅燃煤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就几乎占总排放量的一半。2013年,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各省市煤炭消费量达15亿吨,燃煤是导致该区域成为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最重区域的主要原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绿色和平组织联合发布报告指出,燃煤造成的污染占中国烟尘排放的70%,占二氧化硫排放的85%,占氮氧化物排放的67%,占二氧化碳排放的80%。
同时,机动车污染也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截至2013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5亿辆,约占世界机动车保有量的25%。其中,汽车保有量达到1.37亿辆,占机动车的54.9%。全国有31个城市的汽车数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天津、成都、深圳、上海、广州、苏州、杭州等8个城市汽车数量超过200万辆,北京市汽车则超过500万辆。
严重雾霾使得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李克强总理曾指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已不可为继。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飞速发展,GDP一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GDP急剧攀升、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雾霾天气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同时,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也向粗放式发展亮起了红灯。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以能源、钢铁、冶炼、水泥等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还在持续增加。近年来,严重雾霾天气不仅分布区域大,而且相对集中于中东部地区,反映了中东部排放强度高、产业布局过于集中的问题。低质量的GDP增长是“有毒的增长”。这就需要平衡好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公众健康的关系。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