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色金属地勘单位之忧
2014年06月09日 11:0 9881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有的地质队就如同一辆上世纪50年代的老解放牌汽车,满载历史的包袱和传承艰难行进。”记者在湖南省调研采访时,一位老地质队员对记者如是说。
这些年来,地勘单位过了几年好日子,一些老职工欣喜地说:“地质工作的‘春天’来了。”但如同退潮后的裸泳,在目前矿业经济又陷入持续低迷的状态下,地勘单位的前行步伐又开始显得沉重,显得步履维艰。
而摆在地勘单位面前的还不只是“历史包袱重”这么简单。地勘投入的减少、境外找矿的迷茫、企业化改革的呼声一直萦绕在地勘单位的周围,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的迷惘与困惑。
地勘投入的减少
受世界经济下行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当前整个矿业经济形势并不景气。湖南省的地勘单位已经感受到了宏观经济对地勘行业的影响:社会资本进入到找矿领域已经明显下降,现在有些矿业权转让都成了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勘单位地质找矿的积极性。
不只是商业性勘查项目剧减,国家投资的项目也在缩减。一位地勘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对地质工作最直接的影响是,前几年,国家加强地质工作,各种投入很多,地勘项目应接不暇,很少有地勘队员待在家里的情况,但现在,由于项目急剧减少,已有一部分人无事可做,只好待在家里。”
事实上,湖南作为“有色金属之乡”和“非有色金属之乡”,有着千亿的矿业产业和近百万的产业大军。
据5月底在长沙召开的湖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进会透露,自2011年开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 湖南省投入地质勘查资金31.1亿元,圆满完成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一阶段(2011年~2013年)3年工作任务。
但就地勘投入而言,目前,每年4亿多元的省级财政投入显然无法支撑这个巨大的产业,但即便是这4亿元的投入,也是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近年来努力争取的结果。据湖南省地矿局副局长王伟华回忆,这是投入最大的时候。
相比较而言,内蒙古、新疆、河南等北方的一些矿业大省对于矿业的投入很大。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内蒙古省级财政对于地勘的投入已超过10亿元。
在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的一次内部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地勘投入的萎缩已成既定事实,主要是社会投入的资金大量减少导致的总体地勘投入锐减。这不禁让人担忧:找矿突破3年的目标完成了,5年怎么办?8年的目标怎么实现?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