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色金属地勘单位之忧
2014年06月09日 11:0 9884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境外找矿的迷茫
“境外找矿项目现在已成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湖南省地矿局科技处一位负责“走出去”的同志说。
2010年以来,湖南共争取国外专项项目82 个,涉及20个国家的20种矿种,获得国家补助资金3.68亿元。
2012年12月,湖南省地矿局局长叶爱斌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曾表示,“目前,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已在10个目标国合作勘查了27个境外风险找矿项目,项目总费用达2.1亿余元。其中,获批国家风险勘查补助金9591万元,自筹资金11425万元。”
初尝了境外找矿项目甜头的地勘单位甚至总结:地质队的地质找矿“三大宝”已由过去的罗盘、放大镜、地质锤过渡到了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勘探,现在终于到了技术、管理和资本(即大致接近现代地质)的阶段。
然而,自2010年连续实施3年境外找矿项目之后,中央地勘基金停止了境外项目的申报。伴随而来的是地勘单位对境外找矿项目的迷茫。
2013年,申报突然停止了,但是在2013年之前,很多单位自己响应国家的“走出去”战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已在国外取得和参与了一些矿权,一些境外找矿项目做完预查之后就面临资金问题。但彼时突然失去了中央地勘基金的支持与引导,地质队本身又缺少资本,这些项目面临着“断炊”的残酷现实。
“项目实施越到后面资金需求就越大。我们国家的政策是两年不做勘查,就缩减面积的1/4。国外一些国家也一样。不管是以前国家资助的项目,还是风勘资金资助的项目,都面临着烂尾的风险。”一家地勘单位负责境外找矿项目的负责人说。
“目前,地质队有1.5个优势:一是技术优势;二是国内的管理优势。但还缺少国外的半个管理优势和资本。如果没有国家的引导,地质队就会进入迷茫期。”上述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