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将打造淡马锡式国企
2014年05月27日 10:19 12841次浏览 来源: 企业观察报 分类: 重点新闻
组建中国版淡马锡
要拒绝“一刀切”
我国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或运营公司的组建、改建被业界部分人称之为中国版淡马锡的再造,而淡马锡却是中国已经学习十年有余的一个运营模式,不过此前效果并不理想。
对此模式,安林分析说:“新加坡淡马锡模式最核心也是最成功的经验是其高效运行、完全市场化的董事会制度。政府并不直接干预淡马锡及其下属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活动,而是通过董事会对企业经营实施间接影响。董事会向财政部负责,每年提交成绩单,如果业绩不好就会被改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意志。”
为学习淡马锡的董事会制度,国务院国资委曾相继操刀宝钢集团、神华集团、中国铁通等几家较具代表性企业。在成立董事会的同时,也设立了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及董事会办公室,还引入外部董事,外部董事采取直接选聘与市场化公开招聘两种方式产生。
时至今日,已经有数家中央企业建立了规范的董事会,一些中央企业还将董事会制度设置引入了子公司。然而,它们的经营管理机制却没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各级国资委以及国资经营公司也没有一家真正像“淡马锡”。《华夏时报》曾评论称,国新公司就是国资委多年来的心病。运营3年多的国新公司,其发展轨迹与国资委最初的设想相去甚远,既没有注入足够的资本,划入的企业也不过两家。
而今,打造中国版淡马锡的外部和内部条件成熟了吗?陈少强分析说:“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现如今我国有了非常好的外部条件来学习淡马锡模式。中国版淡马锡公司的涌现将不再遥远。”
周放生也认为,下一步的国有企业改革就是以淡马锡模式为主,但绝不会照搬这种模式,毕竟中国与新加坡相比,在企业的数量、资产规模、法律环境、人才环境、市场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异,即便要大力推广淡马锡模式,也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有资产特性特点,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而不是“一刀切”。
但在大赞改革的同时,陈少强也道出自己的一点疑虑:“全国一盘棋,统一的改革模式也是值得商榷的。省级以下地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组建或改建应该暂缓,国家要充分尊重地方在国有资本运营管理上的创造性需要,如此才能保持国有资本管理的灵活性。”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