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将打造淡马锡式国企

2014年05月27日 10:19 1284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国资监管模式
  从两层架构向三层架构转变?
  在国有企业与国资委之间再增加一个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或运营公司,意味着我国国资监管将从两层架构转变为三层架构,如此变革意义何在?这项工作又该如何推进?变革结果会否出现业界部分人所担忧的两个极端,即要么管得太多、太细,要么过于放开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对此,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资委改革局前局长周放生解答说:“目前,我国国资委的职能是三合一,兼具出资人、规则制定者、监管者的角色,这样的职能安排本身存在利益冲突,好比国资委既是领队又是裁判,非常不合理。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将之前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从两层架构变成三层架构,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政资分离,实现政企分开。”
  他认为,将来国资委的职能只保留规则制定和监管两项,类似于证监会[微博]或者保监会,将出资人,即股东的权利下放到各类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或者运营公司,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或者运营公司则通过董事会和股东会来行使其权利。国资委不再具体参与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的制定、人事安排及资产重组等事宜。设立中国企监会的设想也是国资研究专家安林等人的大胆提法,受到业内的认可。
  “如此变革虽然牵涉到多个行业,多家国有企业的重组,但相比之前的国资监管模式是更加合理、更趋市场化的变革。变革的结果不仅不会出现管得太多、太细的情况,更不存在过于放开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可能。相反,有利于增强国有资本在市场中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周放生说。
  对于周放生的观点,中投顾问国资改革咨询顾问崔瑜表示认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或者运营公司的组建是以投资融资和项目建设为主,通过投资企业拥有股权,通过资产经营和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设立这一机构更有利于理顺国资委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降低国资委对国有企业日常经营的直接干涉,让企业更加自主地决定,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运营效率。”
  由此看来,在不改变国资委现有组织体制格局的情况下,在党企、政企难以彻底分开的背景下,成立多个不从事具体的产品经营,能发挥承上启下作用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或运营公司,是当下实现我国国有企业市场化导向改革的最有效方略。
  一方面,这些企业可以充当各级党政机关、国资委和企业之间的“防火墙”;另一方面将原来国家出资企业整体性“下沉”为名义上的国资委三级公司,从而减少或消除来自政治和行政上权力的影响,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游弋的自由,也有利于企业打造市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正如北京求是联合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安林对本报记者所做的总结:“它既接受国资委的监督和管理,又发挥国有资本出资人的功用。既可以成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蓄水池“,又能替国家出资企业遮风挡雨。”
  但是,安林强调:“虽然,此类企业的存在可以摆脱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介入,但是,作为相应要求,国资委在内部组织建设上应逐步缩编履行出资人职责部分的机构和岗位,重点做强国有资本监管职责部分,逐步成为一个专业的监管人。”

[1] [2] [3][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