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将打造淡马锡式国企

2014年05月27日 10:19 1284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分步改建让市场决定资产归属
  当前,我国有近15万个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其中113家大型央企,地方省级、地市县国有企业10万家左右,此外还有各部委旗下企业及企业化运营的事业单位。这些企业都要进行政企彻底分开的改革吗?如果都要改,究竟应该按照怎样的方略和步调去改?
  周放生表示:“全面改革这是肯定的。但是,将这么多企业与政府的‘脐带’立刻剪断是不太现实的,而是要分步实施。也就是说‘动手术’前要分阶段设计好详细的改革方案。从我国实际情况分析,组建新公司的几率小一些,更多还是在现有基础上的改建。”
  对于我国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或运营公司如何组建或改建的问题。安林提出了三种思路:一是通过改造现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比如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二是通过提升旗下一个或几个特大型企业;三是通过投资新建。
  他认为,组建后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或运营公司主要有两方面职责:一是依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对所出资的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二是遵循国家工业经济与产业规划等宏观政策进行投资管理与资本运营。
  由于在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控股股东采取公司化运作更有利于理顺上下委托代理关系,因此,安林强调说,构建一个具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规范董事会的资本控股集团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面对数量庞大的国有企业,究竟该按照怎么样的原则,经过怎样的筛选条件进行分批次改建呢?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改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至少要符合四个条件:企业集团至少100亿元-500亿元规模;实体业务大部分放进上市公司、股权产权清晰;流动资产比例大;有跨行业的股权投资。
  如果按照上述条件进行改建,李锦认为我国将出现30家左右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或运营公司。这与此前财政部企业司司长刘玉廷的分析不谋而合,刘玉廷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国最终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大体上在30家左右。
  根据分步推进的策略,李锦认为第一批试点企业应该不会超过5家,宝钢、华润、中国医药、中石油等企业率先进入改建试点的可能比较大。但是,他也补充说,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建设最好分类开始,这与国企分类有关,更与产业结构调整有关。
  谈及分类问题,李锦认为暂时可以分为六类:第一类重点是盘活存量资产,如国开投、诚通控股等资产运营公司;第二类如国新公司、国家开发银行等投资公司,主要做增量,做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投资;第三类如重庆的“八大投”以及武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等地方国企的控股公司;第四类是在以实业为主的基础上进行产融结合、信息化相结合的集团公司,如宝钢、招商局、中航工业等;第五类如中信集团等综合性的企业;第六类是以金融为主的产融结合。
  “这六个平台,未来将进一步规范称呼,从而更清晰地界定相应的功能。但是,改建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自由恋爱,而不能拉郎配。”李锦说。
  对于分类改建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国有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陈少强对《企业观察报》也表示认同:“比较现实的途径是,将现有国有企业分为竞争性和社会公益类企业,并最终根据行业产业属性与资本属性相结合考虑,组建或改建新的国资投资运营企业,建立稳定高效的评估体系。”
  但他强调,这是一个市场化的产物,需要一盘棋设计,点线面结合起来操作。不适宜大干快上,要先试点,在探索中稳步推进,允许在不断的试错中,按照市场的游戏规则,理顺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公平、高效、公正的运作流程、体制和机制。
  陈少强建议,按照投资型和产业型两类进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组建和改建。当然,无论投资型还是产业型国资投资运营公司都应该进一步分为经营性和社会公益性两类。据周放生介绍,投资型国资投资运营公司也可称之为单纯型控股公司,而产业型国资投资运营公司也可称之为混合型控股公司。
  “过去央企按行业划分的模式造成国资条块分割,很大程度上是压制新技术的创造与应用的,”上海天强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祝波善曾对媒体指出,应按照产业链设立投资运营公司,让市场决定哪个板块的资产划到哪个投资运营公司中。“以中粮为例,原来的食品企业解决的只是生产问题,而现在中粮的产业链已经很长,上至农业生产,下至产品配送,甚至变身电商。投资运营公司旗下的资产应按此道形成。”

[1] [2] [3] [4][5]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