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2014年05月19日 10:23 4293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政策法规


  三、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一)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可供性分析
  目前我省处于工业化初期,主要消费的传统矿产资源煤炭、铁、硫、水泥用灰岩等有一定的保证程度,而有色金属及贵金属严重不足;工业化中期所需的现代矿产资源铝、钾、铬、金刚石、石油、天然气等基本空白,锰、镓、钒储量有限;而工业化后期需要的新兴矿产资源钴、锗、铂、钛和稀土元素等十分稀缺。因此,总体来说,我省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不高,供需形势比较严峻。主要矿产供需形势分析如下:
  1.能源矿产:能源矿产以煤炭为主(2007年石油保有资源储量81.7万吨,年石油炼制加工消费原油449.2万吨,供需缺口较大)。据预测两淮煤田煤层气-1500米以浅资源量约为9087亿立方米,其勘查与开发利用尚处于攻关阶段,工业性利用仍需假以时日。
  截至2007年,我省上表煤矿区210处,保有资源储量255.59亿吨,位居全国第10位;生产原煤8556.1万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费量9025.73万吨。按年增长率12%预测,2010年原煤设计产量可达1.5亿吨,实际产量可达1.2亿吨;需求量按年增长率8%预测为11370万吨,基本供需平衡。预测2015年前消耗煤炭资源储量10亿吨,即使不新增资源储量,到2015年仍保有储量240亿吨左右,完全满足规划期内对煤炭资源需求。预测全省煤炭潜在资源储量611.55亿吨,分布区域为:淮北煤田267.43亿吨,约占43.73%;淮南煤田328.03亿吨,约占53.64%;江南煤田16.09亿吨,为2.63%。我省煤炭具可持续发展优势,为保障需求应加大产能。
  2.金属矿产:我省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具有一定资源储量和规模的矿种主要为铁、铜,其次为铅、锌、金、银、锰、钨等。
  铁矿:上表矿区186处,2007年保有资源储量40.22亿吨,居全国第4位;年产铁矿石1784.6万吨,矿石原料自给率仅为29.49%。马钢公司占有资源储量15.21亿吨,约占38%;未设置矿权的大中型矿产地10处,主要分布在霍邱、庐江地区,资源储量约占20亿吨左右。我省对钢铁和铁矿石的需求仍呈快速增长趋势,预测“十一五”铁矿石年均增长率为10%,2010年年产铁矿石为2376万吨,需求量约为4778万吨,供需失衡的矛盾仍然突出。由于“十一五”重点开发庐南、霍邱铁矿,铁矿资源供需矛盾将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我省庐枞、霍邱、马芜等地区仍有找矿潜力,预测可发现大中型矿产地4-8处,新增资源储量3.5-5亿吨。2015年预测需求量为7020万吨,年产矿石量3827万吨,缺口仍然较大。
  铜矿:上表矿区115处,保有铜金属储量339.52万吨,居全国第8位。2007年省内自产铜矿石619.13万吨,只能满足冶炼能力的18.97%。按年增长率8%预算,2010年年产矿石量737万吨,需求量2894万吨;2015年矿石产量987万吨,需求量3873万吨,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十五”期间铜官山、金口岭等主要生产矿山,因资源枯竭相继闭坑;铜官山铜矿、凤凰山铜矿、铜山铜矿属于资源严重危机矿山。冬瓜山铜矿是新开发的矿床,采矿能力为429万吨/年,可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压力。
  铅锌:上表矿区31处,铅保有金属储量44.83万吨,2007年产矿石量26.32万吨,自产矿石不能满足冶炼需要,自给率仅为40%,预测2010年需求量为31.34万吨,2015年需求量为41.95万吨;锌保有金属储量86.94万吨,2007年产矿石量13.8万吨,自产矿石能满足省内冶炼需求,预测2015年需求量为22万吨。
  金、银:2007年,保有金金属储量229.24吨,年产岩金矿石量89.01万吨。目前,相当一部分矿山面临资源枯竭,服务年限仅有5-10年。2007年保有银金属储量4675.13吨,矿山服务年限仅为5-10年,资源保证程度较低。
  3.非金属矿产:我省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比较齐全,开采条件较好,经济潜力巨大。2007年,我省水泥用灰岩、方解石、硫铁矿、凹凸棒石粘土、膨润土、玻璃用石英岩等保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非金属建材矿产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保证程度较高。
  硫铁矿:保有资源储量68652.91万吨,位居全国第2位。2007年年产矿石39.45万吨。预测2015年,需求量为63万吨,资源保证程度高。
  水泥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82.16亿吨,位居全国第1位。目前,79.4%的资源已被占用,其中海螺集团占用资源40.86%;2007年年产矿石量6063.91万吨。按年增长率10%预测,2015年需求量为14469万吨。按年需求量1.2亿吨计算,可采68年以上,资源保证程度高。预测潜在资源储量1456.12亿吨,接续资源实力雄厚。
  方解石:保有资源储量4.5782亿吨,位居全国第一位。目前精深加工或改性工艺得到较快发展,池州市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活性氧化钙、纳米级碳酸钙基地。2007年全省生产方解石矿石260.37万吨,主要销往省外或出口国外。预测2015年需求量为356万吨。按年需求量300万吨计算,可采119年,资源保证程度高。我省方解石矿资源潜力较大,仅对石台-青阳一个成矿远景区预测,潜在资源储量为11.16亿吨。
  凹凸棒石粘土:保有资源储量2516.52万吨,位居全国第2位;年产矿石量6.5万吨,除供本省消费外,主要销往省外。预计2015年的需求量为10万吨,按年需求量10万吨计算,可采250年,资源保证程度高。矿区外围尚有找矿潜力,其潜在资源储量为1.33亿吨。
  膨润土:保有资源储量1.49亿吨,位居全国第5位;年产矿石量15.56万吨,产品供大于求,近60%销往省外。预测2015年需求量25万吨。我省膨润土资源潜力较大,仅对兰田-绩溪一个成矿远景区预测,其潜在资源储量为4.5043亿吨。因此,膨润土是我省资源保证程度很高的矿种之一。
  玻璃用石英岩:保有资源储量9140.55万吨,位居全国第7位;年产矿石量198.31万吨。预测2015年需求量316万吨,按年需求量300万吨预测,可采30年。预测我省玻璃用石英岩潜在资源储量21.59亿吨,资源潜力较大,保证程度较高。
  4、水气矿产
  地下水:淮河以北地区年开采量为14.88亿立方米,江淮丘陵地区年开采量仅为1亿立方米;开发利用程度低。
  矿泉水:开发利用程度低。稀有珍贵矿泉水产于皖西北和江淮丘陵中南部,开发前景乐观。
  (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综合评价
  二十一世纪前30年是我国实现工业化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关键阶段,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仍然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将快速发展,随着经济总量、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仍然呈现持续增长,要求不断扩大矿产资源的有效供给。特别是长三角经济区将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和现代矿产资源的用量不断增长,势必促进我省对能源、冶金、有色、建材和化工等矿产品的开发利用。因此,从总体看,在规划期内我省矿产资源消费总量将呈上升态势。坚持“立足国内、扩大合作”的方针,在规划期内我省矿产资源严峻的供需形势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近年来,我省能源消费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原煤消费总量达到9025.73万吨。按年增长率8%预测,2010年和2015年煤炭需求分别达到11370万吨和16706万吨。为此,我省提出“十一五”期间建设两淮亿吨煤炭基地,大力发展煤炭产业,可望缓解我省煤炭资源供应紧张局面;同时,积极推进淮南煤层气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国家“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工程,建成15条天然气省内支线管道。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降耗技术,逐步推广新能源,使天然气、煤层气、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地热能等高效、清洁能源的比重有所增加。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对石油应鼓励原油进口,限制成品油进口;煤炭工业要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实现产需平衡,加强宏观调控,扩大出口。
  我省是金属矿产消费大省,2007年消耗钢铁3180.4万吨,金属铜48.6万吨,由于矿石原料供给不足,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
  我省“十一五”期间充分利用我省原材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钢材短缺品种、铜材精深加工、纳米粉体材料、新型干法水泥、玻璃深加工等,努力提高矿产品附加值。2010年马钢力争达到钢产量2000万吨,铜陵电解铜生产能力达到70万吨,海螺集团形成1.5亿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使非金属材料产业居国内领先地位。为实现上述目标,除部分非金属矿产资源外,大多金属矿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将愈来愈高。
  为此,必须建立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新格局,坚持“立足国内、扩大合作”的方针,加强矿产资源勘查,持续增加矿产资源储量;坚持有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实施开源节流并重;加强与省外乃至国际合作,鼓励我省矿山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和国外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工作,努力改善我省矿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紧张的局面。

 

[1] [2] [3] [4][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