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茧成蝶 内蒙古包头华鼎铜业采访纪实

2014年05月09日 9:23 1608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351811

 

352033

  3月,初春的北疆枝桠吐翠、云淡风轻,茫茫的内蒙古草原已显露勃勃生机。沐浴着盎然的春意,记者来到了有着草原钢城之称的内蒙古包头市,到包头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采访。
  进入国家级的包头稀土高新区不久,沿着宽敞的大道就进入了高新区希望工业园区,在园区的南部,一个具有草原特色又带有苏州园林元素的有色工业基地伫立在了记者的眼前。进入大门,大型喷泉后的影墙上赫然镶嵌着——包头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几个金色大字。
  厂区内厂房道路洁净明亮、工人操作有条不紊、运输铜精矿和阳极板的车辆来往穿梭,井然有序的景象映射出该企业脚踏实地求发展的盎然生机。
  记者到华鼎铜业前曾了解到,这是一家正在不断打造新型模式的民营铜冶炼企业,管理体系、装备水平、发展理念都与传统的民营企业不可同日而语。为探究原因,记者采访了华鼎铜业常务副总经理袁俊智,通过实地观察了解、采访交谈,记者感受着该企业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攻坚克难、勇立潮头,用十一年的奋斗历程镌刻鼎立草原钢城的发展成就。一个实干创新、勇于担当;敢于决策、盘活市场;自我救赎、化茧成蝶的新型民企形象渐渐浮现在记者的脑海。
  创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包头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江苏省昆山市着名企业——震雄铜业集团旗下公司,应运而生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鼓点中,是在我国有色金属消费持续走高的大环境下,于2003年9月在内蒙古包头国家稀土高新区注册成立的。项目总投资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项目于2003年11月8日正式奠基开工,2004年12月15日一期工程3万吨粗铜、11.5万吨硫酸工程建成并一次性试车成功,正式成为我国有色金属铜冶炼行业中的一员。一期工程选择了传统的密闭鼓风炉熔炼、连吹炉吹炼工艺,烟气净化回收采用美国孟山都公司双级动力波技术,转化采用双转双吸工艺,工业污水全密闭循环,烟气全部回收制酸。
  该企业通过5年的初步发展,很快收回了投资,也锻炼了队伍,但5年的时间也让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企业规模的低效应、技术装备的不尽人意,加之国家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对企业节能减排指标的进一步从严考核,都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市场就是战场,发展才是硬道理。企业的决策者们深深认识到,不破不立,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于是,一场自我救赎的攻坚战于2009年打响了。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