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茧成蝶 内蒙古包头华鼎铜业采访纪实
2014年05月09日 9:23 1609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铜资讯
救赎——化茧成蝶华丽转身
2007年10月,针对企业发展不尽人意的状况,包头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多方调研,作出了大胆的决择,投资逾4.5亿元,主动、全面地淘汰3万吨鼓风炉、连吹炉和11.5万吨硫酸生产线,选择工艺先进、投资低廉、设施简单、符合我国国情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富氧底吹熔炼技术。
新工艺于2011年试生产,2012年9月完成了所有工艺环节调试,从而全面建成了年产10万吨粗铜、36万吨硫酸、20万吨渣选矿的生产线。粗冶、硫酸及炉渣选矿系统工艺的全线拉通,标志着产能进入到一个新的里程碑,生产系统形成了满负荷、低成本、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的良好局面。
该企业铜冶炼项目采用的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富氧底吹熔池熔炼技术,是国家科技部主推项目,是我国第三家采用该铜冶炼先进技术的生产企业。该工艺设备系统简单、对原料适应性强、环境保护效果好、炉体寿命长、冶炼成本低。
自2012年9月技术改造后投产,至今已连续稳定运行近两年的时间,实践表明该工艺实现了结构简单、投资少、能耗低、环保好、易操作、能适应复杂矿等诸多优势,达到了较先进的生产经济指标,各项工艺指标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粗铜冶炼工艺综合能耗不到150千克标准煤/吨铜,吨铜能耗指标不仅远远低于目前的330千克标准煤/吨铜的国家标准及新的铜行业准入条件180千克标准煤/吨铜的标准。
炉渣选矿车间2012年12月投产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超过了设计产能850吨/天的处理能力,最大达到了1100吨/天,回收精矿含铜大于22%,尾矿含铜低于0.23%,设计指标为0.36%,渣选回收率达96%以上,创造了炉渣回收选矿国内最好的指标,按年产20万吨尾矿量计算,年可多回收铜280吨,以铜价5万元/吨计算,年增效益1400万元。
该工艺的环保指标是包头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一个新的亮点。技改后,工业污水全部实现内部消化,污酸污水通过净化处理后,一部分用到渣缓冷作为冷却水,其余部分作为制酸净化的工艺补水,实现了工业污水的零排放。制酸尾气通过动力波洗涤,石灰中和工艺后,尾气的SO2含量为160mg/m3,远低于400 mg/m3的国家标准。所有矿粉全部密闭储存,实现了无扬尘、无露天存放。
通过节能挖潜、技术革新,华鼎铜业奠定了在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系统作业率由设计的90%提高到95%,达到了铜冶炼行业最好的作业率指标。一家新型民营企业以一个华丽的转身,化蛹成蝶,再次以崭新的形象鼎立于祖国北疆、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
2012年12月,华鼎铜业富氧熔池熔炼技术改造及深加工项目一次性通过内蒙古环保厅的环境保护验收。2013年6月一次性通过内蒙古安监局安全设施“三同时”的验收,9月通过包头市安监局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11月通过内蒙古安监局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验收。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