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4年04月11日 14:12 3431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亚洲股市:
◆中港股市:
沪综指收升1.4%至近两个月新高,受沪港通试点启动利好消息提振
中国股市沪综指周四收升1.4%至近两个月新高,沪港通试点启动利好消息刺激大盘大幅上涨,券商类股涨幅居前。分析师表示,股改政策进一步升温,令部分蓝筹股延续强势,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也进入企稳反弹阶段,大盘转入共振反弹的强势格局。
沪综指收盘报2,134.300点,涨29.063点或1.38%,此前收盘高点为2月20日的2,138.78点;上证A股今日成交额1,297亿元人民币,上日为872亿元。上证金融地产行业指数收涨2.63%。
“大盘股更多是A+H股,国内价格要比港股低很多,估值修复概率会更大。对在国内和香港都有业务和分支机构的大券商是利好,相当于给他们提供了增量的业务。”中信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张群表示。
中信证券收涨9.74%至12.28元。
中信证券策略组指出,2013年9月以来,A-H股持续处于折价状态。当前恒生AH股溢价指数93.69,A股相对H股折价约7%,折价主要集中于银行、非银行金融、建筑、交运、钢铁等行业的大盘蓝筹股。沪港市场资金双向流动将加速A-H折溢价收窄,有利于折价幅度较大的大盘蓝筹股估值修复。
今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称,将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试点初期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
上海证券分析师胡月晓也认为,“有套利机会就有交易,有交易市场就活跃;同时标的都是大蓝筹,对市场气氛和心理也有影响。大券商特别是两地业务存在的券商是直接受益。”
中国铁建收涨8.52%至4.84元,其港股收报7.35港元,A股相对H股仍具有较大折价率。
沪深300指数收报2,273.761点,涨1.57%;沪深300指数期货主力4月合约尾盘报2,279.4点,涨1.70%,成交829,410手。
收在逾三个月高位,受与内地交易所互通机制消息提振
香港股市周四收在逾三个月高位,之前中国证监会周四与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称,将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而正式启动预计需要6个月准备时间。
恒生指数收高1.5%,触及1月2日以来的最高收盘位,恒生国企指数上涨0.4%。
午后,受此消息推动在港上市的内地股逆转早盘的跌势,其中券商股成为涨幅最大的板块。
中信证券大涨9.2%,海通证券窜升7.5%。
中国证监会网站发布新闻稿称,试点初期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30亿元,试点初期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05亿元。试点初期,港股通仅限境内机构投资者及帐户余额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的个人投资者。
腾讯跳涨7.8%,录得2011年末以来的最大单日百分比涨幅。
◆东南亚股市:
多数小幅收高,泰国股市从一周低点反弹
东南亚股市多数周三小幅收高,因投资者转投亚洲风险资产;泰国股市受外资流入支撑反弹,前日曾跌至逾一周收盘低点。
投资者对新兴市场资产的人气重燃,帮助亚洲股市周三创下近六个月高点,前日美国股市逆转了连跌三天的走势。
泰国股市收高0.2%,从周二所创的3月31日以来收盘低点回升,建筑和金融类股领涨。
新加坡股市收高0.2%,连续第二日上涨。
马来西亚股市也微升0.2%。
菲律宾股市和越南股市因假日休市一天。印尼股市也因议会大选休市。
◆韩国股市:
收盘价站上2,000点,创年内最高收位
韩国股市周四上涨,今年首度收高于重要关卡2,000点上方。
风险胃纳原本受美股上涨的激励,但中国3月出口数据逊于预期,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称不会为一时波动采取短期强刺激,抑制了市场冒险情绪。
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收高0.5%至2,008.61点,为12月30日以来最高收位。
◆日本股市:
收平,中国数据疲软抵消美联储会议记录积极影响
日本股市周四收平,交投沉闷,此前中国贸易数据令人失望,推动股市回吐了早盘涨幅。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会议记录,令市场对升息时点的忧虑减退,带动日股盘初上扬。
丰田汽车下挫2.4%,也令市场承压,因市场忧虑丰田最新全球召回车辆会损及获利。丰田为成交第二活络个股。
日经指数收平在14,300.12点,在平盘附近上下震荡。稍早,该指数一度最高升至14,513.14点。
东证股价指数跌0.1%至1,149.49点,交投清淡。JPX-日经400指数上扬0.1%至10,474.75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下一页
责任编辑:金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