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4年04月11日 14:12 3432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全球汇市:

  ★美国上周初请数据创2007年5月以来新低
  ★关注明日日央行会议纪要
  ★关注明日德国通胀数据
  ★关注明日美国通胀数据
  ★关注明日美国4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
  在连续两日上涨之后,美股今日大幅下跌,纳斯达克创下了2011年11月9日以来的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道指,标普500指数创2月3日以来最大单日点数,百分比跌幅。不过整体来看,汇市反应依然较为平淡,唯独日元受到推动继续上涨,美元/日元汇价以及日元交叉盘均收跌。
  相对于乌克兰问题,美股本身的问题可能才是今日大跌的动力来源。在昨日受益于美联储会议纪要之后,美股并未继续上攻,而是不断逢高卖出,今日大跌之后,美股完全回吐了昨日的涨势。从本质上看,美股大跌可能主要是受到财报季等因素影响,而并不涉及基本面问题,因此,对汇市的影响可能主要是心理层面。
  美股财报季已经在本周拉开,市场目前对财报季表现并不看好。从短期因素来看,市场预计冬季寒冷天气对经济活动有拖累,因此并不看好上一季度的企业财报;从长期因素来看,相对于金融危机后的股市涨幅,美国企业的盈利能力似乎并没有很大改善。具体来说,标普500指数中的90多家公司已经发出了业绩预警,尤其是银行业由于固定收益业务受影响,市场预计美国前5大银行的利润下滑均将超过10%,因此,美股遭到抛售在所难免,尤其是此前涨幅靠前的科技股,近期走势落后,导致纳斯达克指数远落后于道指与标普走势。纳斯达克今日跌幅超过3%,不过更大的屠杀发生在生物医药股身上。除利润下滑等因素外,近期美股有14家公司IPO,创下近5年来最大单周规模,可能也对美国股市有较强冲击。
  不过,考虑到不是出于基本面的因素,美股的跌势可能很难对汇市造成本质性的影响,面对时段内的大跌,汇市整体表现依然较为淡定。从基本面来看,美国经济温和复苏依然是长期趋势,这一点在今日的初请数据中再度得到体现。

  ◆纽约汇市:

  美元重挫,因升息预期被推后
  *美元指数跌至三周低点
  *市场认为美联储会议记录立场温和,美债收益率下跌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未能提振美元
  *瑞典通胀数据打击克朗下跌
  美元兑日圆和瑞郎周四走软至三周低点,连跌两日,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周三公布的3月会议记录通胀立场温和,令已为联储明年初升息做好准备的投资者失望。
  美元兑日圆在过去五个交易日中有四日下滑,美元兑瑞郎则是连跌四个交易日。
  美国公布的初请失业金数据优于预期,未能提振美元,反映市场对美元的整体人气利空。美国劳工部公布,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至30万,接近七年低点,且低于市场预估的32万。
  但数据影响被周三美联储发布的会议记录所盖过。会议记录显示,联储官员上月召开会议时担心,投资者会对决策层新的利率预测反应过度。新的利率预测描绘出的加息周期似乎比实际预期更激进。
  “过去一周所发生的情况压制了对联储提前升息的预期,打压了美元,”WesternUnionBusinessSolutions高级市场分析师JoeManimbo表示。
  “在联储会议记录发布前,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明年年初加息,目前已推后至明年年中,甚至是下半年了,”他表示。
  CambridgeMercantileGroup高级汇市交易员及市场分析师ScottSmith表示,会议记录还刺激了对澳元和新西兰元等高风险高收益货币的买盘。
  投资人认为会议记录中讨论就业市场闲置程度也是对通胀立场温和的表现,所有这些都令美元兑多数主要货币表现艰困。
  纽约尾盘,美元兑日圆跌0.5%,报101.41日圆,盘中一度触及3月19日来最低的101.34日圆。美元兑瑞郎跌至0.8753瑞郎的三周低位,尾盘跌0.4%,报0.8760瑞郎。美国两年期公债收益率重挫。
  美元指数触及三周低点79.330,远低于上周五才创下的七周高位80.599,尾盘报79.378,跌0.1%。
  瑞典克朗受通胀数据拖累
  在欧洲市场,瑞典克朗大幅波动,兑欧元跌至三个半月低点,成交超过均值,因该国通胀数据不及预期,并提升了未来数月瑞典央行或降息的预期。
  欧元兑瑞典克朗纽约尾盘报9.0716克朗,升1.0%。
  因美元走势疲弱,欧元兑美元升0.3%,报1.3889美元。但交易商对进一步推高欧元态度谨慎,因预计欧洲央行可能加强反对欧元走强及其对通缩影响的措辞。
  德国央行总裁魏德曼周四重申,如果低通胀持续时间过长,欧洲央行可能考虑采取非常规举措。欧洲央行总裁德拉吉上周也暗示可能采取量化宽松来抵御通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责任编辑:金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