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经济运行情况与发展走势
2013年12月26日 9:55 4216次浏览 来源: 钢之家 分类: 相关新闻
一、当前煤炭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国煤炭市场一直呈现供需总量宽松、结构性周期性过剩的态势。煤炭需求低速增长,产能快速释放,进口大幅增加,库存持续上升,价格连续下滑,行业效益急剧下降,企业经营困难不断加大。
(一)煤炭产量下降
据统计快报,1-7月全国煤炭产量21.3亿吨,同比减少7800万吨,下降3.5%。分省看,有19个省区市煤炭产量出现同比下降,如内蒙古、陕西、宁夏、黑龙江,山东、安徽、四川等主要产煤省区煤炭产量同比都出现下降。从企业来看,一些地区地方煤矿出现了大量停产、减产现象,非国有煤矿产量同比下降13.9%,但国有煤矿产量普遍增加,同期的国有煤矿产量同比增长1.1%。
全国煤炭产量持续下降,既是企业主动调整的结果,也是市场倒逼的结果。
(二)煤炭运量下降
自去年6月以来,全国铁路煤炭运量持续呈现负增长, 2012年全年铁路发送煤炭22.6亿吨,同比下降0.5%。今年1-7月全国铁路发送煤炭13.22亿吨,同比减少1629万吨,下降1.2%。近两月煤炭运量有所回升,6、7月份发送煤炭同比分别增长2.2%和7.5%,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
主要港口煤炭转运量今年3月份以前已连续12个月负增长,2012年全年主要港口下水转运煤炭6.2亿吨,同比下降5.4%。今年1-7月主要港口累计发运煤炭3.7亿吨,同比增长3%。其中,6月、7月同比增幅达到两位数,分别为16%和13.6%,但仍未恢复到2011年同期水平。
(三)煤炭进口增加
2012年,我国进口煤炭2.89亿吨,同比增长29.8% ;出口煤炭926万吨,同比下降36.8%;净进口煤炭2.8亿吨,同比增加7190万吨,增长34.5%。
今年1-7月,进口煤炭1.87亿吨,同比增长14.1%;出口490万吨,同比下降22%;净进口1.82亿吨,同比增加2450万吨,增长15.5%,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四)煤炭库存增加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社会煤炭库存持续增加。7月末,煤炭企业库存9020万吨,同比增加333万吨,增长3.8%;重点发电企业存煤6863万吨,同比减少1703万吨,下降19.9%,存煤可用17天,同比减少6天(8月末重点发电企业存煤降到6348万吨,同比减少2166万吨,下降25.4%,存煤可用15天,同比减少9天);主要港口煤炭库存5297万吨,同比增加610万吨,增长13%。
(五)煤炭价格大幅下滑
煤炭价格自去年初以来持续下降。最近一期(9月2日)的中国煤炭价格指数为158.0点,比年初下降12.7点,同比下降24.5点,比2011年的高点位下降了45点。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今年以来连续下滑,尤其是6月以来快速下降,到9月4日已降到540元/吨,比上周下降6元/吨,比年初下降93元/吨。
秦皇岛港煤炭价格今年以来持续下降,9月4日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为535元/吨,比年初下降85元/吨,比去年同期下降90元/吨,比最高价下跌了445元/吨。
炼焦煤价格自4月份以来连续下调,8月份有所回升,但目前价格水平比年初下降约200元/吨,同比下降350-400元/吨。
(六)煤炭投资下降
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自去年二季度开始增速逐月下降,从一季度增长35.1%降到全年累计仅增长7.7%,比全社会增幅低近1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呈现负增长。1-7月累计投资2589亿元,同比下降1.6%。
(七)市场景气处于蓝色偏冷区间
7月份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为-24.5,比6月回升10.9个基点,反映煤炭市场景气出现好转,但仍处在偏冷区间。景气指数回升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因素对煤炭需求的拉动,使需求基础指标回升了9个基点,但另外两个基础指标即库存和价格指标仍然是下降趋势。
(八)企业经营困难加大
一是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前6个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6116.8亿元,同比下降1.1%。
二是货款回收更加困难。6月末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应收账款3308亿元,同比增长18.88%;协会统计直报的90家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2593亿元,同比增长31.3%。
三是企业成本持续增加。前6个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6.6%,90家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7.5%。
四是行业利润继续大幅下降。前6个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3.3%(1-7月同比下降43.8%);90家大型煤炭企业上半年利润同比下降40.8%,其中24家企业亏损,亏损面26.7%。黑龙江、吉林、重庆、四川、云南、安徽、江西等7个省份出现煤炭全行业亏损。有的煤炭企业已经出现了贷款发工资和推迟发工资的现象。
五是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6月末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62.44%,同比上升2.52%,90家大型企业资产负债率65.83%,同比上升2.5%,有的企业已超过75%。企业偿债能力下降,经营风险增大。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